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部分跨省游产品“秒光”恢复中的旅游业正发生哪些变化?

2020-08-20 15:32:20 中国质量报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允许旅行社有条件恢复跨省团队游业务。随着跨省游恢复开放,很多游客重燃追寻“诗和远方”的热情,部分暑期跨省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产品一上线就几乎“秒光”。

一方面正常的消费、生活急需恢复,另一方面零星疫情时有出现,旅游业将如何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挑战?

一些热门景区一票难求 乡村游、亲子游受欢迎

途牛旅游网近期监测数据显示,跨省游恢复开放消息发布后,度假、机票、酒店等各个版块搜索量迅速攀升,“私家团”“跟团游”“定制团”“小团”等关键词的搜索量持续上升;从目的地来看,当季旅游热度较高的三亚、青岛、桂林、西双版纳、丽江、呼伦贝尔等目的地城市的搜索量比上月大幅增长。

美团数据显示,7月20日开始,出游预订进入高峰期,一些热门景区和水乐园的门票已经一票难求,预计8月初将达到预订峰值。

酒店、交通等多个旅游细分市场也应声而动。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集团旗下酒店入住率明显增长,已恢复至80%。

经历半年沉淀,各家旅行服务商和景区纷纷在暑期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高品质、个性化定制成跨省团队游标签。

据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客更希望寻找人少景美的小众目的地,乡村旅游成为热门选择,7月以来平台上“乡村游”关键词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84%。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说,乡村游大多以户外活动为主,人员聚集较少,非常符合目前国内游客对“安心游”的需求。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说,公司针对暑期游市场推出了多个特色主题产品,涵盖自驾游、亲子游、私家团等,其中亲子游产品最受欢迎,预订量占四成以上。

跨省游关键词:扫码、消毒、预约、限量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积极迎客,“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倒逼旅游业管理升级。

——景区加强与旅行社对接,把疫情防控工作前置。

为提振游客信心,7月21日,旅行社行业集体发起“安心跟团游”倡议书和自律公约,4000多家旅行社响应;倡议书16条倡议包括安全上岗、游客健康确认、安心合同、安心小团等,自律公约包括测温、验码、安心车、安心餐、安心导等服务标准。

为确保防疫安全,各地景区要求旅行社必须提供游客信息、健康码,景区配备测温设备、防护服、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并针对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做好日常消杀工作。

——实行限量、预约、错峰。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知要求,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

重庆市磁器口景区近期开始执行常态化预约机制。磁器口古镇管委会文旅服务中心主任何陵芸介绍,磁器口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为14.4万人,过去旅游高峰时每天接待游客10多万人,现在通过预约制度,景区将游客量控制在最大承载量的50%以内,目前每天游客3万人左右。

在山东台儿庄古城景区,线上预订门票的比例已达90%。“景区还建设了大数据中心,可对客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哪个景点人员密集,平台会自动预警。”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莉说。

——智慧服务成很多景区新标配。

贵州省推出 “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全省400多家景区。通过这个小程序,游客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就可预订酒店,听语音讲解,查询景区天气,获得景区周边卫生间、加油站、充电桩等设施信息,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说,目前全国有超过九成的景区实现了线上预约,部分景区不仅实现了门票预约,停车场、缆车、餐饮、购物、住宿等都已实现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

困境与挑战倒逼行业转型升级

虽然各地逐渐放宽跨省游限制,但一些游客仍担心存在不确定因素,尽量避免长途旅游。部分单位、学校等从疫情防控出发,也对跨省游持较为谨慎态度。

“此次疫情持续时间较长,虽然旅游业处于复苏状态,但下半年景区接待量预计也只能恢复到往年同时期的六七成。”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平介绍,往年来武隆的游客自驾游和组团游各占一半,但今年暑期主要以自驾游为主,外地团队并没有比前几个月增加多少。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业内人士建议,景区要高度注重环境卫生,加强消杀、清洗,针对暑期、国庆节等客流高峰期制定周密应急方案。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跨省游有序开放后,游客跟团游、自由行等仍需做好个人防疫防护。尽量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保距离”。购物时尽量使用线上支付方式,减少现金接触。用餐时,实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勺公筷。

目前,“无预约不旅游”已渐成常态。重庆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伟说,随着预约制的推广,旅游业进一步向“互联网+旅游”方向发展,小包团、亲子团、特色旅游等个性化、定制团会有所增加,旅行社必须进一步提高资源调配能力,改进线上线下服务水平。

目前出入境旅游尚未恢复,“国内循环为主”在旅游业体现得尤为显著。何陵芸认为,经过这次疫情,旅游市场会淘汰掉一部分想赚快钱、服务质量低的商家,留下一批相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这对旅游业长期良性发展是一次有益的调整。

(据新华社)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国家肉制品质检中心(河南)协助企业 ...

  •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

  •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 ...

  • 重庆江津区乡村大地五彩斑斓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