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高端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发展透视录

2019-12-19 09:30:33 中国质量报

“两头在外”模式求解

——高端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发展透视录

□ 本报记者 何 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高端原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水平落后10~15年。”3个月前的一次调研,让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的黄玉垚发出了如此感叹。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次调研的产业基地一个在浙江瑞安,是“中国鞋都·安全鞋名城”;一个在江苏如东,是“生命安防用品特色产业基地”。两大基地不仅产值不菲,而且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头在外”是黄玉垚对调研所发现问题作出的高度概况,其所指,一是关键原材料依靠进口,一是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外。而“两头在外”所反映出的问题,却不能仅用“我国是世界工厂”一句话高度概况,至少还包括黄玉垚在一份报告里所提到的“这对我国个体防护产业高端化发展不利,也反映出我国劳动和健康保障能力的不足。”

“劣币驱逐了良币”

今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的一场森林大火,带走了31位逆火英雄的生命。火灾过后留给人们反思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升我国消防领域装备、尤其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质量安全水平。今年4月11日,一段名为“一线工人安全帽”的短视频在网上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视频里“一撞就碎”的安全帽让人触目惊心,还引发了相关部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2019劳动防护行业创新发展上海论坛上,3M集团个人安全防护产品部全球研发技术总监麦克·凯斯缇透露了一组数据:“全球范围内每天有7500名劳工在工作中丧生,其中1000名死于职业事故,6500名死于职业相关疾病。”

在危急时刻,个体防护装备能为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起到重要守护作用,它们是劳动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两头在外”的现状,却令我国个体防护产业的健康发展举步维艰。

“国内个体防护装备市场被山东、安徽等地企业的低端产品占据,高端产品由于价格高,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用黄玉垚的话说,就是“劣币驱逐了良币”,国内市场被符合最低防护标准的低端产品所占据。

“关键环节卡了脖子”

根据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的调研,“两头”中的“一头”,即高端原材料和产品生产技术无法国产化,在浙江瑞安和江苏如东基地表现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两地所需的通用级碳纤维聚合技术、M系列高模碳纤维,以及高性能树脂等方面。

“虽然两地拥有一定数量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但研发内容更多的是对新材料进行改良和延伸,部分核心原材料还无法自主生产。”黄玉垚说,两地多数企业在经营上缺乏技术创新意识,新材料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间的协作不够密切,“研发—应用—反馈—再研发”机制不健全。

关键原材料依靠进口对产业的影响,最直接就体现在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效益递减,以及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上,而此无疑给个体防护产业的经营安全增加了潜在风险。比如,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或限制出口政策影响,高端碳纤维等材料出现了供应链中断现象。

“两头”中的另“一头”——市场也不容乐观。调研显示,产品出口依然是两地企业销售市场的首选,超过50%的个体防护装备均用于出口,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的占比约25%。而且市场数据也显示,2017年,我国防护手套的平均售价是1.46元/双,瑞安和如东两地生产的高端防护手套最低售价是6.5元/双,但是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8%。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甚至导致过一些国外代理商将两地生产的产品高价返销给国内企业的现象。

分析其中原因,黄玉垚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建筑等高危行业从业者对高端个体防护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对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我国对特定工作场景下的防护要求规定不够严格,部分国家强制标准低于国际通用标准,使得目前国内市场被符合最低防护标准的低端产品占据。

“两头在外”转向“内外兼修”

数据显示,国内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自2014年就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增速在10%~20%之间),中国是目前全球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两头在外”的现实,不仅在供应环节上埋下了隐患,更让企业的稳定生产受制于人,一旦国外市场的贸易保护或者需求放缓,行业的发展便会增长乏力。

如何破解“两头在外”的窘况?黄玉垚建议,要从研发、推广、服务、市场全方面发力,让“两头在外”转向“内外兼修”。他指出,首先要提升关键材料研发能力,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核心,着力解决材料生产成本高、技术国外垄断和环境污染问题。其次要加强先进个体防护装备的推广,将部分技术水平高、安全生产急需、带动效应明显的产品纳入地方政府采购序列,拓展国内市场。

“同时要对具有基础性、紧迫性和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个体防护装备,加紧产品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引导关键标准同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提升产品总体防护水平,加速推动适用技术和产品的应用。”黄玉垚还建议,要进行产品升级,积极向医疗防护、航天航空防护、军事防护等应用领域拓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