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2019“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2019-09-23 09:48:31 中国质量报

举全国之力促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2019“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编者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将网络空间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我国的网络安全工作也取得历史性成就。

9月16日至22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在湖北武汉市举办的2019“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暨网络安全服务与创新能力大赛,吸引了诸多业内大咖到会。会议瞄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报今天推出一组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 本报记者 丁 莹 文/摄

近年来,尽管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网络安全人才总量不足、增速有限、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迫切需要举政府、高校、企业等全国之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善人才结构、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9月19日~20日,2019“黄鹤杯”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峰会暨网络安全服务与创新能力大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此次峰会的主题为“夯实人才基础,促进网络安全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邬江兴,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巡视员李云峰、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潘丽芬、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主任魏昊等业内专家,共同对网络安全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田霞、副秘书长李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海、空、天”并列的第五大主权空间,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网络安全方面的国家战略。能否掌握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博弈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网络安全人才。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工作,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解决了长期以来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无主干学科支持的问题;中央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从加快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8个方面提出相关指导意见;《网络安全法》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

网络安全对抗赛总决赛现场。

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教授杜瑞颖介绍,网络安全人才按服务领域可以分为5类,服务于党政系统的网络安全人才、保障军事安全的网络安全人才、保障国计民生的网络安全人才、服务国家公共安全的网络安全人才、服务于产业和院校的网络安全人才等。武汉赛博网络安全人才研究中心资深专家樊山认为,国家、社会、业务、国际、市场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目前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在我国是短板,存在岗位类型太过狭义、缺乏明确的工作指引等问题。杜瑞颖则认为,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问题也很明显,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目前每年网络安全类学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1.5万人。此外还包括网络安全类专业亟待规范、网络安全师资队伍不强,网络安全类专业教材体系亟待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等。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沈昌祥认为,应加强师范类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加快中小学网络空间教育,加快中小学网络空间安全教师培养,加快中小学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加快开展全民的网络安全教育。田霞认为,网络安全人才体系由战略型人才、领军型人才、服务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构成,各类型人才的战斗力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培养过程中应各有侧重。杜瑞颖从“达成度、适应度、支撑度、有效度和满意度”5个方面,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着重指出网络安全专业分类建设、特色发展的方向。魏昊认为,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落实运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是关键;落实主体责任需要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明确重要岗位能力要求,据此建立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体系。

此次峰会由湖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等单位主办,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承办。其间还举行了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论坛暨大学生网络安全尖锋训练营总结表彰大会,举办了“黄鹤杯”网络安全服务知识竞赛、App检测技能大赛、网络安全对抗赛总决赛等活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