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儿童安全座椅问题不能疏忽

2019-08-14 09:37:44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儿童安全座椅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抽检60批次产品中有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23.3%,相比去年同期抽检28.3%的不合格检出率虽有下降,但这样的结果仍不容乐观。

本次抽检儿童安全座椅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动态试验和燃烧特性两项,均为国家强制性指标。前一项的主要问题是向前位移超标和靠背撕裂不合格。若向前位移不合格,在发生事故时,儿童容易碰撞到前排座椅或仪表盘,造成人身伤害;而靠背撕裂指标不合格,在发生碰撞时,安全座椅无法保护儿童,甚至撕裂处会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燃烧性能不合格(燃烧速度过快),会缩短燃烧车辆的救援时间,危及儿童乘员的生命安全。

从2015年起,我国已将儿童安全座椅产品纳入强制性3C认证,这是一道最低门槛,意味着所有上市销售的儿童安全座椅必须要有3C认证。但从市场抽检的情况看,儿童安全座椅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表明该类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离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同时也说明,在市场管理上仅有3C认证是远远不够的。

考虑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基地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万件的出口量,特别是相比汽车产品,国外品牌掌握核心技术而国内汽车厂商落后跟风。在儿童安全座椅产品市场,中国企业不管是制造技术,还是设计能力,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鲜明对比,更凸显出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产品市场的畸形发展状态。

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低,即是“畸形”的典型表现之一。近几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市场增长非常快,而且随着二胎政策和国家立法等推动,儿童安全座椅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但即使如此,目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也仅为1%,一线城市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也不足5%,而国外汽车发达市场的普及率则达到90%以上。普及率低对应的是市场需求不足,这也把国内家长的儿童乘车安全意识低下的问题暴露无遗。调查发现,一些车主家长不愿意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主要有如下原因:价格高、拆装麻烦、占空间、孩子不喜欢坐、觉得没必要、对产品质量安全不放心等。

除了最后一条原因,前面的说法其实均可归结为一条:对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2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车内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研究发现,在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会增加8倍,受伤机率增加3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使1岁以内婴儿车祸死亡率降低70%,使1~4岁幼儿车祸死亡率降低54%~80%。另有数据显示,我国交通事故中,儿童死亡率是欧洲和美国的2.5倍。这些数据对比足以说明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

其实,一些家长对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产品不放心,以至于影响其安装意愿,这既是一个不利结果,同时反过来也会成为影响该产品质量提升的一个原因。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低,这种现实对于该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都不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调研发现,我国民众对于儿童乘车时潜在的危险以及儿童安全保护作用认识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现在的状况和进度看,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可能还需要经过三四代人的磨练。根据教育和法律执行的力度,也可能会适当提前或延迟。但是,在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和使用问题上,仅靠企业的推动和家长的自觉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

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96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法律法规。立法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乘车受伤害率均大幅下降,如美国和德国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死亡人数下降了50%左右。目前,我国只在一些省市推出了地方性法律法规,如山西太原于5月1日起实施的《太原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4周岁以下或身高低于1米的儿童乘坐非营运的小型载客汽车时,应当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是继上海、深圳等城市后,儿童安全座椅立法的又一次落地。但国家层面的此类强制法规尚待出台。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有句名言:“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在一项调查中,对于“改变中国儿童乘车现状该如何入手”这一问题,近一半的参与者认为应该效仿欧美,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列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制执行范围。看来,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还是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追求的。而在此前提下,做好儿童安全座椅普及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法制和安全宣传双管齐下,则成为必行之举。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