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山东省烟台市消费者投诉中心发布提示 暑期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

2019-08-01 09:51:45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孙洪安 邓元刚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夏令营、技能特长培训班。但是,一些教育机构看似正规,其实存在退费难、格式条款有失公平、教育质量与宣传不符、随意调换师资或授课地点等问题。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消费者投诉中心对过去几年的投诉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发布了暑假教育培训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需慎重理性消费,收集好有关合同、单据,充分尊重孩子意愿,不可盲目跟风。

办学资质难确认。目前,烟台市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缺乏相应的资质和基本的办学能力,容易引起消费纠纷。烟台市消费者投诉中心提醒,广大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到现场仔细考察,审查其基本资质、资格证明,也可以应用互联网多方查询或向其他学生家长等多方打听,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选择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同时,要认真查看教育培训课程安排,了解课程内容、上课方式、师资、时间安排等,避免培训课程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流于形式。

切勿轻信“名校名师”。很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眼球,以“名校名师”“高通过率”“短期包会”等宣传标语误导消费者,并通过工作人员口头做出一些不在宣传广告中的内容吸引家长和学生。烟台市消费者投诉中心提醒广大家长,口头的虚假、夸大宣传极容易造成家长上当受骗,且不容易保留维权证据。广大家长应该尽量保留书面证据。

霸王条款有失公平。消费者在遇到培训合同中对自身明显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时要谨慎考虑,如退款时被多项条件限制,经营者声称有权变更各项规定,随意迁移授课地址,学员转学被索要转学手续费,被告知对协议的手写修改不具法律效力,最终解释权归合同制定方等,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有的培训机构会推出先“免费试听”后交费的方式来吸引家长和学生,但后期的教学质量、教学课程远远没有达到试听课程标准,从而产生消费纠纷。烟台市消费者投诉中心提醒家长,要仔细分辨,交费前要对培训班的教学课程、教学老师、教学时间、教学质量、培训费用、退款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纳入协议内容,谨防出现退款纠纷。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