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面对优秀且努力的对手该怎么办

2019-07-31 10:22:06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每日经济新闻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基于城市限行等因素影响,有购买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意向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有75.8%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进口、合资新能源车,仅有24.2%的消费者愿意购买自主品牌。

这一调查结果与稍早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研结果相似:合资品牌的综合满意度和产品满意度得分与自主品牌相比优势较大,合资品牌延续了在燃油车领域的优势,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深厚的品牌口碑吸引用户。

消费者的购车意向和满意度评价,无疑给新能源车自主品牌泼了冷水。要命的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开始发力,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车型,抢食自主品牌们自以为已经占据主动的市场份额了。比如,福特刚刚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SUV领界EV。此前宣布同期上市的还有北京现代昂希纯电、东风本田X-NV、大众高尔夫/宝来/朗逸纯电动版等车型。看来,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即将在2019年下半年迎来一波爆发。相比消费者的“冷水”态度,合资品牌的行动就是一把“冷刀”。

形势对新能源自主车企显示非常不利。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在7月初召开的2019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呼吁借助政策力量加大对电动车的扶持。这并非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这一观点,而他的态度可以说与多数新能源自主品牌车企心有戚戚焉——寄望政府出手把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扶上马再送一程,以获得相比于进口、合资车企的优势,进而完成此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未能实现的“弯道超车”梦想。这样的初衷不错,但也把严重的政策依赖症暴露出来。维持了近10年的有关新能源补贴政策之所以要退坡,就是因为其负作用明显,让许多车企罹患该症,严重拖累我国新能源汽车前进脚步。而一些车企现在还在想着政策扶持,正显露出其对竞争力对手的恐惧及对未来发展信心的不足。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10年来,自主车企们对新能源这块蛋糕非常看好,不断加大投资,产能在几年前就达到了千万辆的量级,但实际销量在2018年才刚刚突破百万辆大关。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状态。而“畸形”的最典型表现,是车企们不在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而是想方设法赚取国家补贴。大面积骗补现象的存在,让政府的扶持政策陷入尴尬境地。10年后补贴政策退坡,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但恶果已成。现在依然有不少新能源车企的核心零部件完全依赖供应商,导致自身技术研发水平和投入直线下降。

教训是惨痛的。政策依赖症必须尽早治愈。如果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抱有政策扶持幻想,却拿不出过硬产品与合资品牌车企正面较量,那么当后者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时,自主品牌将难有胜算,或会比在燃油车战场上输得更惨。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政府目前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并进行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一方面,从宏观角度加强产业链统筹,理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生产制造、消费使用等各环节的关系,加强产业宏观布局,做好新能源汽车企业清理规范,提高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准入门槛;一方面,抓好技术支撑、标准规范、安全法规及充电设施建设相关配套。

就自主车企而言,要想能够与合资车企进行同场竞技,还得靠创新驱动,掌握核心技术。这就要求车企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核心技术,加强科研攻关。而涉及创新的具体层面,业内人士指出了3个领域:电池创新,既关注现有电池体系下的技术进步,也加强前瞻技术布局,着力新电池体系和燃料电池研发;充电创新,既要加快研发先进充电技术,也要支持创新充电商业模式,同时大力搞好充电设施建设;整车创新,在正向设计开发、整车轻量化和产品智能化方面,都要不断提升。

基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大势的背后是竞争,竞争的背后是技术。而技术来自于创新,别无他途,亦无捷径。“可怕的不是别人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对于新能源自主品牌车企而言,这句话会带来压力,但只有压力才有动力。怎么办?放弃所有幻想,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