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走进宁夏中宁

2019-07-23 09:39:0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荒漠奇迹 枸杞成金

“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走进宁夏中宁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盛夏时节,枸杞将宁夏黄河岸边的坡坡坎坎映得通红。这里曾经是一片沉寂的荒滩地,现在已经变成枸杞绿洲。目前,宁夏枸杞产值已达百亿元,带动60万农民增收。宁夏枸杞为脱贫攻坚做了哪些贡献?枸杞林背后又有哪些精彩故事?

日前,中国绿化基金会2019年“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宁夏中宁)项目地采摘及探访活动走进宁夏中宁,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生态扶贫新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以此带动更多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荒原变绿洲

“这里曾是一片荒原。”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嘉说,从起步伊始,润德公司就瞄准高质量发展,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务工等方式,为当地移民提供持久的脱贫动力。

葱绿的枸杞树漫山遍野、一望无际,很难想象2013年以前这里还是荒芜之地。站在润德公司最高处,郭嘉自豪地说,短短几年间,枸杞基地周围的植被由过去的5%提高到了70%以上。公司通过大面积种植枸杞,进行生态治理,有效遏制了土地荒漠化。同时,与移民村建立“村企联建”发展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培训带动农户在基地就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绝大部分户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比移民前收入提高了4倍。

靠近中宁生态移民安置区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自建设以来,坚持通过解决就业、技术培训、产业带动、利益联结等,助力当地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玺赞生态枸杞庄园负责人说:“目前,每年在庄园稳定就业的周边群众有300多人,季节性务工人员更是高达1000多人,贫困群众收入增加了,引领了产业发展。”

“百瑞源红寺堡基地是一块原生态、人类从未开垦过的荒漠。这片土壤没有经过任何化肥农药的污染,经过公司6年的奋斗,如今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源)董事长郝向峰说,当时山里没有路,他就带着百瑞源团队绕着荒地修了近百里的路;没有电,他们从几十公里外接通了电;没有水,他们在山上修了几万立方米的水库,把山下几十公里的黄河水引到山头。目前,百瑞源先后在中宁县、红寺堡区、贺兰县种植原生态枸杞示范基地共计800公顷,长期安置当地农民工1200多人,枸杞采摘季节更为6000多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而百瑞源枸杞合作社则帮助2000户种植农户解决了666.67公顷枸杞的销售问题。

实现生态扶贫

小小枸杞带火了整座城,也带来了生态扶贫项目。

今年,中国绿化基金会深入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援助当地种植优质枸杞树109.78万株,共计332.67公顷,并联动地方政府、林草主管部门、专业合作社等共同推进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实施。

“‘幸福家园’支持的一些地区,村民们已经实现了提前脱贫。”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负责人黄红介绍说,“幸福家园”项目是2007年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创建,借助“互联网+公益”优势,面向海内外公众募集善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网络在线植树造林公益活动。十几年来,该项目已影响和带动全球超过3800万人次捐资支持,社会捐款累计超过6700万元,种植生态经济林近1600万株,绿化荒山荒地面积超过7333.3公顷,累计援助西部贫困地区家庭近1.6万户。

此次,“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选择中宁比较贫困的两个乡做试点,中国绿化基金会将把这里打造成生态扶贫示范点。

黄红说,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动地方政府,由林草主管部门牵头,在中宁县实现近333.33公顷枸杞的规模化种植。实施过程中,他们提供项目建设资金近5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联合专业合作社,在滴灌技术、苗木品种、肥料等多个环节严格把控,实现贫困地区枸杞高标准种植。用较好的枸杞苗之后,预估枸杞的经济附加值增加20%左右。若能达到出口标准,意味着贫困农户种植的枸杞附加值将上升近10倍。

中宁县副县长范永伟说,今年是“幸福家园”项目落地中宁第一年,中宁县将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鼓励更多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参与枸杞种植。同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真正把枸杞产业做成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说,中国绿化基金会支持宁夏建设的666.67多公顷枸杞园正展现着勃勃生机,成为宁夏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得益于良好的种植,近年来,宁夏枸杞制品已经从单一的干果发展到现在的饮品、酒类、果酱、籽油、芽茶、保健品(糖肽)、功能性(特膳)食品、化妆品、药品十大类100余种产品,涌现出200多家枸杞种植、加工、营销企业,枸杞及其制品远销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