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香港青少年“遇见”千年老腔皮影戏

2019-07-18 08:34:32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据新华社电 台上,5位年近八旬的华阴老腔艺人拉开表演架势一声吼;台下,20位来自香港和北京的中学生纷纷举起相机,将这传承千年的民俗艺术“定格”。

日前,“我的民俗相册——内地与香港青少年走进陕西”活动来到华阴市双泉村的老腔传承基地,感受“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

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戏曲之一,起源于西汉时期,原是陕西华山地区粮仓守军自娱自乐的一种说唱形式,被当地农民模仿和继承下来。由于历史久远、唱腔独特,老腔被称为“戏曲活化石”“黄土地上的摇滚乐”。

表演时,乐器演奏声、跺地声、砸凳声与艺人们纵情的嘶吼声混合,声势浩大犹如千军万马。凡是看过老腔的人,无不被它的质朴豪迈、铿锵有力所感染。

“老腔让我最震撼也最感动。”香港慕光英文书院学生刘杰臻说,“老艺人们充满力量的表演让我感受到来自黄土地、来自中华民族的魄力。老腔传承到现在非常不易也是非常值得,我们一定要珍惜、传承这些民间文化。我想,我们这次来了解老腔,用相机记录它,也是一种传承。”

随后,同学们来到被称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的渭南市华州区。在华州皮影文化园里,他们欣赏了代表各地不同风格的皮影作品和华州皮影戏。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2011年,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幕布上,用牛皮制成的皮影在艺人操控下灵巧地上下翻飞,随着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的唱腔演绎千年前的故事。比起台前的精彩,学生们似乎对幕后的奥秘更感兴趣。在得到允许后,他们走上舞台,将相机对准“运筹”皮影千般变化的艺人们。

找角度、调光线,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初三学生文一诺终于拍到了满意的照片。她说:“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这种艺术形式,比起在书本、照片和网上看,更能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这也是文一诺头一回来到内地。“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体验之旅,可以更直观感受到内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知识和文化。”文一诺说。

“我的民俗相册——内地与香港青少年走进陕西”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指导,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主办,人民政协报社协办。共有20名爱好摄影的中学生“一对一”结伴,用6天时间了解陕西,用摄影作品反映多彩的民俗文化。

作为陕西之行香港团的团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理事李维俭说:“10名香港学生与10名北京学生汇聚陕西,很有意义。希望通过民俗文化交流和‘一对一’结对,强化两地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识,增进了解和认同。”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