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庆萍
古代,一些历史名人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们严谨治家,在子女教育和行为规范上,可谓沥尽心血,值得今人借鉴。
三国时期,曹操严格教育孩子,有针对性地为其选择老师,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深明法度。为从严管教激励孩子们发愤学习,曹操颁布了《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孩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曹操一道《诸儿令》,明示了唯才是用、不偏不倚的选人标准,对儿子们的管教之法甚是严厉与公正。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有5个儿子,对孩子教育非常严格。岳飞始终保持简朴作风,在家只穿麻布,不穿丝绸,规定儿子不得饮酒。岳飞常让儿子们读书之余从事农业劳动,告诫他们“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长子岳云12岁入伍,岳飞对其武艺操练要求十分严格。一次,岳云身披重铠,操练骑马,一时忘了地形,从山上狂奔而下,结果连人带马栽进壕沟。岳飞大怒,命令军士打100军棍。众将士求情,岳飞仍然不依,并说:“前驱大敌,亦如此耶!”在岳飞的严格管教下,岳云成长为一员勇将。
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他对子侄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年月,家中虽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始终是一碟菜。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并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因我们兄弟学习不好,不给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柳公绰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勤俭持家,勤学苦读。在长辈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集中体现了柳氏严厉家法的精髓。
曾国藩熟读古今历史,也看多了权臣子女的骄奢张扬,对自己的子女要求极其严格。他要求他们“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在多封书信里对儿子详谈如何做学问和做人,要求其保持简朴,举止稳重,言行谨慎。对于女儿,曾国藩也严格要求,他曾制定了一个功课表,每天要做4件事。第一项是做饭,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等;第二项是织布,上午时间要纺纱或者绩麻;第三项是女红,中饭后要做刺绣之类;第四项是其他杂工,晚饭后要做鞋或缝衣。曾国藩还在家书中特别说明,每个人“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一只。吾回江宁后,当作一总验。”可见,曾国藩治家之细之严甚是苛求。
走进历史,便走进了璀璨的文化。这些历史名人都是古代严父,其严厉家法和严格管教子女之道经典而传神。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