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靠过硬质量迎接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品牌信赖度不断增强
□ 许创业 本报记者 傅江平
前不久,美国国土安全部以“中国产无人机可能正将敏感数据传送回国内制造商”为由,警告美国企业慎重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飞机,正式将中美贸易战的矛头对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后者占据着美国80%的无人机市场,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这是中美贸易战中继中兴、华为之后,第三家“中招”的深圳企业。深圳企业在中美贸易战中越来越得到世界关注。
数据方面,今年一季度,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3%,医药制造业增长33.5%,远高于一季度生产总值7.6%的同比增长。
科技助力品质制胜
目前,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一区两核多园”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技术红利持续释放,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海能达、大族激光、迈瑞医疗、赛为智能等在内的一大批本土技术型企业,都在各自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
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华为,在整个互联网数据通信领域的技术目前领先于全球,截至2017年年底拥有专利数量74307件,2018年申请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在5G领域,华为目前拥有1.6万余项专利,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一名,其中核心专利数量2570余件,占全球5G核心专利总数的20%;海能达,在专网设备及其解决方案提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从模拟、数字到宽窄带融合的完整的产品组合。海能达2017年研发占比高达17%,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研发中心10个,申请专利1000余项,是我国首个专网通信数字集群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也是全球领先的同时掌握TETRA、DMR、PDT、LTE等技术及拥有成熟应用的企业;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导者地位,2018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85.35亿元。
在质量过硬的同时,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升,国内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心不断增强。
华为在2018年的营业额达7200亿元,终端出货量超过两亿台。今年一季度,华为营业额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39%。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达5943万台,同比增长44.5%,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比从去年的10.5%上升到15.7%,超过苹果,全球排名第二。特别是在大中华区,华为智能手机获得了普遍认可,市场占有率高达29.5%。在5G领域,华为截至目前已经拿下40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过7万个,世界排名第一。
海能达2018年营收达69.35亿元,同比增长29.58%,在专网通信终端市场占比全球排名第二。大疆2017年实现营收175亿元,近年来营业增速保持在60%以上,其无人机在消费级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位列世界第一。
比亚迪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6.89%,连续3年位居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在国内市场,其公布的2018年前3季度销量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4.72%。
政企合力战略引领
在深圳市技术型企业发力全球市场、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国务院与深圳市政府也从政策等多方面发挥了政府指导与监督职能,引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往积极方向快速发展。
比如5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5月1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18年深圳市无人机产品质量比对结果发布会,创新了无人机质量上的比对研究工作模式,肯定了深圳市无人机产品在质量标准上与性价比上的优势,为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发展提出了下一步的对策。
4月23日,深圳印发《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将深圳高新区扩区至159.48平方公里,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大更好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在中美贸易战中,各省市政府和企业也精诚合作,力争向世界一流民族品牌迈进。比如5月27日,华为与腾讯宣布正式启动深度合作;5月24日,深圳报业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30日,济南槐荫区区长朱玉明表示,槐荫区将与华为合作建互联网项目等。
从深圳市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上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华为未雨绸缪的“备胎计划”、大疆短短几年的迅猛崛起、比亚迪在初期的质疑声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都可以看出深圳在打破西方技术与质量优势、打造世界一流民族品牌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