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 强 记者傅江平)4月22日,华为在官网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下称业绩)。数据显示,1至3月,华为公司销售收入达1797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率约为8%,同比略有增长。其中,在全球开启5G商用部署的趋势中,截至3月底,华为已经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了40个5G商用合同,发货7万多个5G基站。值得关注的是,前3月,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5900万台。
2010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还只有300万台,2018年的数字变成了2亿台,8年间增长了约66倍。手机出货量的背后,除了研发和设计的竞争,还有来自生产线上的竞争:看得见的机械臂和数字化设备,精确地执行来自控制中心的指令;看不见的质量意识,同样深入生产的细节当中。
位于华为东莞松山湖终端生产基地B区,偌大的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着一条条的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长约120米,自动化程度很高,作业人员很少,比如P20手机生产线只有17人。这里是华为高端旗舰机的生产中心,包括近年来为全球消费者熟悉的P系列、Mate系列和保时捷系列。这里也是华为核心制造能力的孵化中心,华为终端每一个新产品都会先在这里生产,验证其生产过程可靠稳定后,再向其他工厂复制。
这条标杆生产线的打造,可以溯源到20年前。从1999年起,华为制造部就与德国FhG合作厂房布局和自动化设计;2002年在西门子管理学院的指导下推行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2006年,华为邀请到丰田退休董事担任精益生产顾问;2012年,又引入杜邦的安全生产先进实践。目前,华为终端产品返修率FFR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每年一度的质量大会,是华为消费者业务部规格最高的一场会议。在2018年的会议上,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率领华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团队作质量宣誓,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用质量和体验捍卫品牌”“质量优先于成本,优先于利润,优先于其他”。
余承东表示,华为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智能终端行业的领导者和王者。“我们不管做什么领域,都要对标业界标杆,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甚至超越满分。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我们不可能取得更突出的成绩。”他说。
4月14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外媒专访时就曾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华为消费品销售额增长了70%以上,网络设备销售额在2018年下降了1.5%,但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5%。按照此次公布的业绩估算,今年华为手机达到2.5亿台销量的目标在望,极有可能冲击全球第一的位置。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