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收藏的乐趣

2019-03-07 11:12:2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丁 莹

我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因为我觉得收藏一本本邮票、纪念封,然后把他们装箱放在不碍事的地方,即便多少年以后它们能升值,与我来讲却是用处不大;但我又是一个喜欢收藏的人,我喜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物件。但是最近,我的实用主义收藏观却松动了。

实用的概念就是能够时时出现在我眼前,可以作为家里的装饰品——提高风雅度,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盘它,可以挂在脖子上当首饰——深沉得很,让收藏品参与进我的日常生活。比如,一块玉佩经过鉴定确是古物,我会欣然拴上漂亮的彩绳,大件的时时挂在手腕上,即使知道女人整天手里攥着手把件会遭人嘲笑也满不在乎;小件的就直接挂在脖子上。我还曾经用几块古玉做拓片。其中一块是儿子的生日礼物,他视若珍宝。那也是父亲早年间收藏的,是一块战国玉璧的残片。我背着儿子悄悄地拓了好几张拓片,再把拓片粘在宣纸团扇上,夏天就用它取凉,感觉风雅得很。当然了,被儿子发现以后免不了被数落,埋怨我毁了他的宝贝。我用另外几块古玉做的拓片被我分别做了扇子和书签,时时把玩,更为了用我那拓片书签,放弃了一段时间电子书,坚持看纸质书。

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在打一只元代兔毫盏的主意。那只盏经过父亲的一位朋友、古瓷专家鉴定,确是元代产物。将近30年前父亲只花5块钱就入手了。后来,他的好几个藏友都对这只盏喜爱有加,希望能够购买,一位画家还想用他的两幅画作交换。但是,父亲热爱自己藏品的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他愣是没出手。再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把这只盏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自然倍加珍惜。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一天我忽然想,我是不是可以用这只盏喝茶呢?以宋代吃茶的方式,用它点一盏抹茶,那感觉会怎样呢?这个念头挥之不去。但是,碍于不确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几百年前的物件,不知里面是不是藏了不良物质——至今我一直没动手。

几天前,同事告诉我,今年两会的纪念封已经都买到了。这让我想起来21年前我参加两会报道那次,我应该是买了纪念封的。那一年,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朱镕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在就职新闻发布会上,朱镕基说了这样一段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大家不要误会,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老呆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我就坐在记者席上。听到总理这样坚定的话语,在场的许多记者唏嘘不已……

我翻箱倒柜地寻找起来,终于在柜子的最下层找到了那两个纪念封,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还在使用BP机,为了采访代表、委员,起初我甚至用地铁里的公用电话约时间。几天后,为了方便采访,我买了第一部手机,诺基亚,5000多块钱呐,貌似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吧。那一年,我还不到而立之年,如今我已近知天命,我们的国家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个纪念封勾起了我的一些记忆,一些人、一些事,很是让人感动。这也许就是收藏的意义吧。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