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升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实现良性发展
老字号书写时尚新篇章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这几年我都会提前来这里挑选春夏时节穿着的手工布鞋,质量上乘、舒服养脚不说,还很时尚。你看这双鞋就运用了手绘工艺,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了喜欢的图案和颜色。”在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联升)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总店,不到30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李女士对记者说,以前会陪父母来这里选鞋,现在自己也成了忠实的消费者。除了李女士,正在选鞋的来自河南、江西、黑龙江等地的消费者,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内联升的喜爱,越来越时尚是他们对内联升手工布鞋共同的感受。
望着货架上琳琅满目、时尚新颖的手工布鞋,内联升这家已有16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字号的确让记者眼前一亮。
“2013年,内联升迎来了160岁生日。结合当时老字号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以及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确定了在传承老字号品质的同时必须要进行时尚化转型的发展战略,并于2016年加大了创新力度。这几年的市场表现证明,我们的转型之路是成功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并认可我们的产品和品牌,并成为其拥有者。”内联升副总经理程旭对记者说。
内联升由天津武清人赵廷创建于1853年,主要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过去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意指能穿鞋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和认可。从之前服务朝廷官员到之后服务普通百姓,100多年来,内联升“以诚相待、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一直保持至今,也因此成为百年不衰的老字号品牌。其千层底布鞋闻名中外,每天吸引来自北京及全国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选购。
“和国内许多老字号一样,在确定走时尚化道路之前,内联升也面临着发展困境: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中老年消费人群在萎缩,产品单一,功能诉求以舒适、养脚为主,忽略了时尚性,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带来的眼球经济,使内联升品牌湮没在海量信息中,营销和传播手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程旭说。
如何让品牌焕发活力?内联升结合产业和市场进行了思索。基于皮鞋、旅游鞋等鞋类产品的时尚潮流主要由国外品牌引领,而手工布鞋作为国类独有的产品以及国货近年来在市场复兴这一现状,内联升锁定了突破口:通过创新为手工布鞋赋予更多时尚元素。
路径有了,内联升就开始了积极的行动。2013年至今,一系列创新举措应用而生:
首先在产品创新上,内联升通过加强与外部设计师的合作,加大了产品设计力度。除了注重产品的花色、品种外,还在材料运用及工艺创新上下功夫,引入丝绒、榨蚕丝等原料以及手绘、织锦、烫印、贴片绣等新工艺,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与故宫、迪士尼等品牌合作,获得其授权,将消费者喜爱的元素添加到鞋制品中,比如与故宫合作推出了探花系列手工布鞋系列产品,成为故宫淘宝热销的创意商品之一。此外,内联升还根据国人看重的节庆文化,推出了贺岁鞋符。今年春节前与国内纹身艺术家合作推出的己亥猪年暗黑主题手工布鞋,就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热捧。
其次在营销创新上,内联升在巩固传统零售渠道的同时,通过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及自有网站的建设等,扩大网上销售力度,并引入了年轻消费者喜爱的预售、众筹、限量款等销售方式,其推出的大鱼海棠系列手工女鞋在网上仅预售两周,就卖出了1600多双,出现了抢购一空的局面。目前,内联升的销售业绩40%来自网上。
第三在品牌创新上,内联升针对95后、00后渐成市场消费主力的现状,于2018年年底推出了大内联升副品牌,以崇尚自我个性作为诉求,推出的售价近千元的冬款棉鞋,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今年夏季,我们将推出大内联升‘行走·未来’凉鞋新品。在这季新品企划中,我们将千层底与皮面融为一体,将为年轻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程旭补充道。
程旭还对记者说,在创新的过程中,内联升从未放松过对品质的要求。“内联升手工布鞋有严格的标准。拿鞋底来说,就包括切、包、圈、纳、锤5道工序,以‘纳’为例,内联升要求每平方寸必须有81针、横9针竖9针,高于2011年实施的《手工缝绱布鞋》国家标准每平方寸必须纳64针、横8针竖8针的要求。一双符合企业标准的内联升布鞋,鞋底平均有2100针上下,一个熟练工人需要2~3天时间才能完成。公司对纳好的鞋底实施严格的检验,一针都不能少,否则,就对产品做降级处理。”
基于在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目前,内联升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布鞋生产企业。在其年加工制作的20万双布鞋,95%为手工制作,且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达60%,其余为冷粘布鞋、手工皮鞋和冷粘皮鞋。
程旭表示,下一步,内联升还将围绕公司国家级传承人何凯英培育的4位高徒做创新文章,计划用5~10年,精心打造这4名潮流工匠的个人品牌,让他们在成为公司技术骨干的同时,也成为内联升品牌形象代言人,引领品牌个性化升级。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