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宁一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下,恐怕这两句话最能点燃国人外出旅游的激情,也最能诠释旅游业异常红火的现象。
生活好了,钱包鼓了,旅游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国内游、国外游、自助游、深度游……旅游的方式五花八门,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有人笑言,国人不是在景点上,就是在去景点的路上。
旅游的好处多多: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修养心性。出门旅游,能欣赏异域风光,感受他乡风情,体验神奇经历。沉醉于美景奇观之中,人和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一副美妙的旅游风情图。美景融化心灵,一股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暖意便油然而生。但是,一些游客素质欠佳,旅游当中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乱扔垃圾、乱刻乱画、不守秩序、不讲礼貌等,至于媒体曝光的在国外“盘子铲虾”的不雅行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注重素质修养、不注重心灵感悟的旅游注定是浅薄庸俗的出行。对某些游客来说,旅游就是“签到式”的到此一游,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然后看庙,到处拍照,花点钞票,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身到心不到,跟着看热闹,下意识地跟着走,本能地“随大流、一波轰”,对自然美景无动于衷,对景点知识漠不关心,如此旅游,再美的景色也触动不了灵魂。又如学者周国平所言:“一些发了大财的人,他们当然有钱去周游世界,可是到了国外,对当地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景观毫无兴趣,却热衷于奢侈品店、赌博场所和红灯区,你不能说他们不是一些遭了判决的可悲的人。”没有灵魂参与的旅游有何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对那些只用身躯走遍天下,而把灵魂置于身外的旅行者来说,出行万里岂不如行尸走肉一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欣赏自然美景和市井百态,体味风土人情和烟火气息,体悟历史遗迹和沧桑岁月,真正用心灵去感受旅游当中的点点滴滴,这才是高质量的旅游。
“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对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旅游的人们来说,用心灵去想象和感受美景,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放飞和远行?
在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匆匆忙忙,走得太快,以至于灵魂都跟不上身体。把心静一下吧,好啦,出发!带着灵魂去旅游。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