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第二届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举行

2018-10-31 10:48:56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第二届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举行

新能源车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 本报记者 王 辉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扩大。但是,核心技术瓶颈、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用户体验不佳、后补贴时代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行业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10月18日,以“新政策、新挑战、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在京举行,行业专家、车企代表共同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探讨应对行业发展相关问题的对策。

市场处于培育发展期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70万辆, 今年有望超过100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在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在逐步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肯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调整方向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特征。目前,中国汽车进入新一轮转型升级调整期,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及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发展新能源车极其重要。

叶盛基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培育期和发展期,难免在产品质量、服务、消费者认知等各个环节会出现各种问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综合产业发展体系能力,但是离完全市场化的成熟产业还有很大距离。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功能;无论是服务配套体系,还是使用环境的改进,都需要诸多努力。

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需要结合客户反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完善服务体系,提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叶盛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产业化推进的稳健的政策,支持产业健康、持续迭代。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一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但并不够强大,产业发展需要产业、整车、零部件、产业链等各方协同努力, 更需要政府部门稳健的政策支持,各方携手并进迎接挑战。

政策调整促合理发展

在新车产销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格外显眼。崔东树分析认为,这主要是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良好的政策支持,以及对柴油车治理的强化。例如,今年补贴新政将3万公里运营里程要求调低至2万公里,降低企业资金压力;调整了客车、乘用车的补贴政策,大幅下调客车补贴,推动产销回归合理。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插电式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处于均衡发展态势。 ”崔东树指出,纯电动车中,推动微型电动车向AO级、A级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很明显。另外,续驶里程和能量密度的提升很突出,例如2017年目录中电池能量密度在140Wh/kg以上的产品大约只有7%,到2018年第十批目录公布时就占到了80%。他还强调,商用车发展氢燃料技术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氢能可大量存储,以更好应对未来挑战。

行业急需质量重塑

面对后补贴时代,企业应如何应对调整?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北汽将推出“2+2”战略,两个突破,两个阶段。两个突破是指打破对补贴的依赖,打造进入无补贴或者单补贴的市场;要把使用权的交易作为突破重点。两个阶段是以2020年为分界,发挥其规模优势,提前布局爆款,迭代换电产品。

据浙江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高级副总裁吴有成介绍,为了更加清晰和专业服务细分市场专业用户以及场景化的需求,电咖汽车规划了两个不同的品牌,将以双品牌差异化战略,通过多样产品满足消费者各种场景的需求,捕捉最有潜力的细分市场。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新能源汽车品牌总监马霆认为,未来的车型一定是自动的、互联电动化的,将会以共享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这需要更多技术公司的参与。

面对新能源车各种各样的问题,长安汽车采用新能源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基于体系和产品两条路腿走路,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体系强产品弱,则不可能发展,产品强体系弱,则不可持续发展。目前,长安新能源需要做强体系,做实产品,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高端产品提供者形象。

中国质量协会副秘书长李高帅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正在成长中的产业,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虽然补贴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都是为了促进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任何的产品如果没有用户, 就没有市场价值。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技术,用户的需求是未来技术发展的目标,也是未来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补贴的退坡,企业会感到压力,但会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用新的技术方法、新的技术手段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只有这样, 产业才能保持持续健康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