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浙江首例“反向刷单”案终审宣判

2018-09-05 09:54:13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浙江首例“反向刷单”案终审宣判

涉案人员因破坏生产经营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

本报讯 (张 律 记者曹吉根)为打压竞争对手,浙江义乌一服饰公司负责人竟雇人在对手网店恶意刷下近两千单。近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钟某有期徒刑2年3个月。据悉,此案由阿里巴巴集团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是浙江首例“反向刷单”入刑的案件。

2017年8月8日,受害人王某发现自己网店销售的一款女士内裤订单量暴增,旺旺号、手机号、收货人姓名和地址绝大多数都不相匹配。王某将这一异常信息反馈给淘宝,经淘宝客服核查,确认订单信息异常,并建议王某某报警。

经警方侦破,刷单行为系网店前店长钟某所为。在从王某的网店离职后,钟某另开了一家店。为打压对手,钟某通过QQ雇佣梁某召集“刷手”,谎称王某店铺归属自己,指使“刷手”恶意刷单,造成店铺损失4万余元、网店面临违规处罚等风险。2017年5月,义乌法院经审理认为,钟某出于个人目的,用恶意刷单行为破坏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钟某不服并提出上诉,此后金华中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原判。

有关专家介绍,2017年11月,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网络刷单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严厉处罚,这标志着国家已逐步形成治理刷单行为的法律治理体系。2017年,全国“组织刷单炒信入刑第一案”在杭州宣判,成为阿里巴巴运用技术手段主动发现并向警方输送刷单线索,最终进入刑事宣判的第一案。专家指出,恶意刷单行为不仅误导消费者,损害诚实守信商家的利益,还会对营商环境造成破坏。

据了解,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一直在通过系列举措打击刷单行为,并不断升级打击刷单行为的力度,形成系统化的治理。运用社交群体反作弊、物流空包、刷单资金网络等算法,阿里巴巴从刷单行为的每个环节入手,建立起了覆盖全链路的大数据实时风控与稽查系统。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共监控到超过2800个炒信平台,其中包括刷单QQ群2384个、空包交易平台290个、刷单交易平台237个。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阿里巴巴对刷单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下一步,阿里巴巴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协助执法机关打击此类恶意行为,让刷单分子不敢刷、不再刷。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