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中纤局发布2017年度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报告

2018-07-09 10:23:58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中纤局发布2017年度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报告

成本高效益低导致苎麻产业难以为继

本报讯 (记者杨 蕾)近日,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发布2017年度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苎麻精干麻综合评定等级为二等级外,与2016年持平,整体质量略有下降。

我国苎麻产量和纺织加工能力占全球的95%以上,2017年,我国苎麻种植面积约1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苎麻精干麻产量约2.6万吨,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56.67%。2017年,专业纤检机构共检验苎麻精干麻755批次18284.56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33%。

报告显示,2011年~2017年,我国苎麻精干麻整体质量品质品级偏低,改观不大。纤维细度近3年有变粗趋势,含油率、PH值指标不合格是苎麻精干麻降级的主要因素。成本高、效益低,导致苎麻产业濒临困境。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苎麻产业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苎麻收获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剥麻、刮麻等方法,耗工耗时的高强度人工投入占种植成本的一半以上,因种植收益亏损,麻农种麻积极性不断降低。种植面积降至历史低位,原麻需求缺口达60%以上,价格上涨50%左右,麻纺企业难以解决原麻短缺问题;除了原料短缺,麻纺企业还面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等问题。苎麻脱胶技术是整个生产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脱胶技术、脱胶方法与精干麻质量密切相关,而脱胶后排污超标处理会加大企业成本投入。部分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相继出现停产、转产、倒闭等情况,苎麻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我国苎麻精干麻产业发展现状,中纤局建议,苎麻主产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出发,统一规划苎麻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科学选育优良品种,稳定苎麻种植面积,实现种植、收割、剥麻等初加工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方式,确保麻农收益,提供可持续、稳定的原麻供给质量保证,推动我国苎麻优勢产业健康发展;应加快脱胶技术革新,提高精干麻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苎麻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苎麻制品质量升级,积极推进苎麻产业供给侧改革,拓展苎麻应用领域,做好产品定位,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品牌价值,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景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