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建玲
“高压气体设备产生的安全事故,一半以上缘自企业生产装置老化、对密封件选型及紧固不当以及因为缺乏有专业技能的维护人员而导致的误操作和误判断上。比如在日本,65%以上的设备泄漏是因为密封件使用不当引起的……”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13届华尔卡讲习会”上,华尔卡集团H&S(硬件与服务)事业本部执行董事椿山善昭开门见山地开启了此次技术分享,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华尔集团的客户、合作伙伴及相关机构负责人认真聆听,现场还展示了华尔卡集团在密封工程领域的最新产品及其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移动式密封培训系统、密封施工安全系统、螺栓传感系统和法兰间距测量系统。
本届讲习会“以设备安全”为关键词,由华尔卡集团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并得到了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的大力支持,旨在向中国客户分享华尔卡集团是如何通过物联网密封工程实现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营的。“目前,全球石化行业对设备的安全运营日益关注。华尔卡集团希望将自己在密封领域积累的软硬件技术,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使集团‘价值的创造和品质的提高’品牌内涵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华尔卡集团社长龙泽对举办本届讲习会的目的进行了这样的概述。
“密封工程是确保石化行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密封产品虽小,但技术含量高,有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本届技术培训围绕石化行业如何打造安全生产新模式展开,对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出席本届讲习会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这样评价道,“目前,中国石化行业运行良好,在工艺流程、生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明显,但在细节管理上差距较大。”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如何防止生产装置老化、如何确保密封件选型及紧固合适等,恰恰是石化行业细节管理的具体体现。
针对石化行业安全隐患随时存在的现状以及客户的安全痛点,椿山善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华尔卡集团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因腐蚀而导致的设备老化问题,华尔卡集团通过提供特殊的防锈服务予以解决,且在服务的过程中无需设备装置停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对密封件在紧固的过程中因为螺栓多、施工人员力量不均和操作不规范达不到标准要求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华尔卡集团自主研发的螺栓传感系统,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可实现多根螺栓同时紧固,大幅提高了紧固作业的效率,而且还因为该系统中带有IC芯片,实现了紧固过程的可视化,并且完整地保留了数据;针对石化企业在实施密封工程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而影响施工质量这一痛点,华尔卡集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推出了移动式密封培训系统,为用户提供现场培训,提升作业者的技能,以此有效避免因为作业者误操作、误判断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传统的通过游标卡尺和塞尺进行法兰施工检查时存在的测定和记录错误风险及管理成本高等难题,华尔卡集团面向市场推出的法兰间距测量系统,测试速度不仅快而且还准,且实现了履历的自动存档,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
与会企业代表对华尔卡集团的这些解决方案纷纷点赞,认为它们有效且易掌握,对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营作用明显,值得采用和推广。
通过举办讲习会向客户分享最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他们安全、绿色生产提供支持,是华尔卡集团在中国实施的主要经营战略之一。自2003年起,华尔卡集团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12届讲习会,涵盖密封件和氟树脂产品、弹性体产品以及无石棉产品等,备受业界关注。为了使中国客户更好地掌握公司先进技术和产品,华尔卡集团还在中国成立了人才开发中心和密封培训中心,后者从基础知识入手,特别针对石化设备主要泄漏原因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以全面提高企业密封施工水平。
目前,华尔卡集团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生产的金属空心O型圈、氟树脂热缩管、缠绕密封垫片、应对高温的板材垫片等核心产品,广泛应用在航天、医疗机构、化学生产设施、船舶等领域。2016年,华尔卡集团又在中国开始拓展PTFE塑料业务;今年,又开始在上海生产内衬储罐。
在本届讲习会上,华尔卡集团相关技术人员还向与会者分享了其在内衬储罐和环保型氟树脂表面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同时,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有关负责人,还向大家介绍了我国为促进安全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办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