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自主品牌车未来如何“面市”

2017-09-06 09:25: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车市与任何产品市场一样,起起落落很正常,问题是车企能从起落中看出点门道来,以判断以后的路怎么走。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1125.30万辆,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7.62个百分点。分析认为,中国车市增速放缓,主要是购置税政策退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另外,去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已经提前透支了一部分2017年的市场销量。

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中国车市在离开优惠政策之后增速将长期放缓,或者可能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车企要如何应对。

今年上半年车市虽然整体出现回落,但在个别细分市场却存在增长点,而所谓门道恰恰就藏在这里。不管是从轿车、SUV市场细分,还是以自主、合资品牌单论,中型以上特别是中大型车均出现强势增长——中大型轿车同比增长27%,中大型SUV同比增长219.2%;自主品牌中大型轿车和SUV分别同比增长46.9%和226.6%,合资品牌分别同比增长26.4%和214.9%。

中大型车何以增长强劲?从消费心理分析,既然没了政策优惠,买大买小一个样,对于不差钱的消费者来说,一步到位直接奔中大型车去,是符合市场理性的选择。另外,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多年,正在日渐成熟,许多消费者进入换车或购买第二辆车的阶段,而汽车市场的历史经验及市场调研结果均显示,二次购车消费者的选择倾向是由小变大。

在汽车消费上向中大型“升级”如果成为一种市场趋势,第一个受影响的当然是自主品牌车企。原因很简单,自主车企过去大都致力于紧凑型及小微型车,很少涉足中大型车领域,技术积累、市场营销、品牌形象等都多少固化在“小”的圈子里,这对以后的发展会很不利。别看前文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在中大型轿车上实现了46.9%的增长,但总销量却只有1.0万辆,相比合资25.6万辆的数字,差距悬殊。显然,在中大型车领域,自主品牌跟合资品牌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同场竞技恐怕难免遭碾压的命运。

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不只是车型由小变大,品牌多也是由内而外,即由国产自主品牌转向合资或外资品牌。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曾做过一项关于中国车主二次购车品牌迁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多达3/4的中国车主计划在购买下一辆汽车时更换品牌。德系和日系车主的忠诚度相较其他车系要高很多,分别达到61.2%和41.7%,自主品牌车主的忠诚度则为37.4%。在换车时,德系和日系车主有意转向自主品牌的分别只有7.0%和8.6%,而自主品牌车主转向德系和日系的却分别达到18.1%和18.9%。

消费升级意味着市场成熟,而这种成熟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却成为了压力。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未来,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压力,自主品牌车企能否看出破解的门道呢?已经有企业开始努力尝试,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了。我们看到,在轿车领域,像吉利帝豪、远景、逸动、艾瑞泽等,即便受到合资品牌车型的打压,也依旧能够屹立不倒,实现销量增长。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而言,或许从它们身上可以找到一些如何“面市”的经验。

分析人士指出,既然是消费升级制造的难题,那么寻求破解之道也应该从消费者身上找。因此,必须要让产品更加符合当前和未来的市场消费需求,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以吉利帝豪为例,从进入市场之初,就以低价策略(价格低于合资品牌普通家轿)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而后加快更新换代速度,用最快的速度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消费者所反馈的需求进行产品调整,使得产品总是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变化节奏。

当然,顺应市场升级的变化,跟上脚步实现自我升级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策。相较于合资品牌,自主车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品牌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个现实必须正视,逃避不了。而这么多年自主品牌不敢跟合资正面交锋,只在低端领域打拼,其实就有逃避的意味。事实证明,这样做只能成功一时,而当合资品牌将产品线下探对自主品牌进行合围的时候,恶战终究难免。唯一的办法,是在坚守已有阵地的前提下,努力向上伸延,从对手嘴里抢食。因此,自主车企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惜本钱搞研发,以求形成自己凭以竞争的本钱。同时做好品牌培育,用品质和服务夯实品牌基础。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心,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