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胡立彪:谁在为伪科学站台

2017-06-29 09:49: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电视神医”刘洪斌的面具被撕下之后,人们惊叹,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人仅靠简单演技竟能在许多媒体获得表演机会,把伪科学演活,而且一演就是3年。这表明,谣言等大量伪科学的东西能够存在,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而要通过科学教育为群众释惑,帮他们擦亮眼睛,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刘洪斌之流的伪科学台词之所以具有一定的蛊惑力,不是因为其所谓“科学”有多“先进”和多“深奥”,而是许多民众内心有一种认同期待,他们愿意相信。特别是这些伪科学的只言片语与日常生活相关,涉及身体健康安全,这时人们往往只会关注“有毒”“有害”“致癌”之类字眼,从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判断,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拿健康说事,这是一般伪科学吸引和控制受众的主要突破口。比如,曾有传言说汽车内有大量电磁辐射,能够杀精。事实上,汽车内有电磁辐射的表述也不能说错,问题在于这种表述断章取义,它忽视或者说故意漏掉了至为关键的“量”的概念。真实的情况是,车内的确可以检测到辐射,但磁场强度远远低于我国和国际推荐的相关参考标准中关于环境公众暴露限值的上限100μT,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个事例提醒我们,尽管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诸多可能影响健康安全的因素,比如有害辐射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但是这些“有害”因素与“身体受到伤害”之间并非直接相关。因为判定一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有个“量”的概念。在这方面,各国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国际相关组织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只要在标准之内,都会是安全数值。

尽管完整的科学知识并不缺少,但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主动去掌握,这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而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在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时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并因而造成消费知识贫乏的情况下,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公共机构科普教育宣传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消费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尽管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消费安全的整体水平在上升,但仍有消费安全事件发生,每一个消费安全事件的出现及炒作,都在消费者中引起震动和恐慌。而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相关知识贫乏缺失有关,这暴露出我国公众科普教育滞后,亟待提高。

与积极的科普教育宣传缺失相伴的,是一些消极甚至伪科学的东西大行其道。在近些年发生的一些消费安全事件中,很多都能看到伪科学的影子。而伪科学之出,有专家认为,这与部分媒体新闻报道的若干错位直接相关。目前消费安全类“科学新闻”虽然越来越多,但其报道焦点却并不在于科学知识本身,而在于这些新闻背后的争议、利益以及耸人听闻的刺激性。前文提到的车内辐射事件,本是一则网帖,可不少媒体在没有进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就急于炒作,结果把谣传当了新闻,造成了负面社会影响。这案例表明,隐藏在虚假科普中的刺激性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并未拉近公众与事件真相之间的距离。不少研究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新闻报道的道德失范,在追求轰动效应时,消费安全问题也遭到了夸大。

消费安全的报道通常在消费问题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出现,也属危机传播范畴,它所应达到的传播效果应是释疑,而非加剧谣言的传播,为伪科学站台,加重社会恐慌。但当前不少媒体报道并不重视释疑,结果往往使错误信息愈演愈烈,事实上形同传谣,使公众接收到伪科学的信息。事实加事实未必等同于真相,何况当对事实的报道并非准确之时。由科学新闻带来伪科学的现象看似荒谬,究其根本,还在于媒体从业者科学的精神的缺失。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