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重庆行政许可标准化之“1+1>2”现象解读

2017-06-07 08:50:16 中国质量新闻网

行政审批逐渐告别“群众奔波”

——重庆行政许可标准化之“1+1>2”现象解读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中国质量报记者从重庆市质监局与重庆市编办共同主持召开的主城、渝西等片区行政许可标准化座谈会上获悉,目前,已进入重庆市网上行政审批平台的(以下简称网审平台)市、区县政府机构共4607个,从事审批工作的后台人员超过2.9万人。截至2017年5月10日,重庆网审平台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超过600万件,全程实现“线上运行”,办理时间大幅度缩减。

“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的精髓,就是用好‘统一、简化、协调、优化’这八个字。”在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看来,全市质监系统努力为行政许可标准化提供最大的便利、最好的支持和最优的服务,是他们立足职能职责,助推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重要体现。目前,在行政许可全过程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扎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服务、受理场所与管理、检查评价“五位一体”的标准体系建设,正凸显出“1+1>2”的综合效果——便捷、高效、公开,获取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便捷——进一个门一站式服务

“无论是百姓交水电气费、找工作、办社保,还是企事业单位、小微企业办手续,在这里都可以一站式办理。”5月18日,在重庆市涪陵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少市民到这里办事后发出感叹:“只进一个门,就能办成所需事,真是名不虚传。”

“你点开平台的页面,找到要办理的事项,就能看到申报的入口,跟着流程走就可以了……”该中心一楼大厅内,相关工作人员正耐心辅导前来办事的市民,通过网审平台申办行政审批事项。记者注意到,该中心共有4层楼,一楼有区林权交易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超市;上至二楼,医保中心和人力资源市场热闹非凡;再往楼上走,地税局办税厅、国税局办税厅、工商局窗口、公安局窗口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银行、移动通信、快递业务窗口等配套服务机构。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设有项目建设审批区、经营资格审批区、交通运输审批区、婚姻收养登记区、公共资源交易区、医疗保险服务区、办税纳税服务区、人力资源服务区等13个功能区,构建了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区县规模最大、入驻单位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行政服务“大超市”。该中心目前可集中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400余项。

“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中的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态化、制度化,让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有标可依,按标准施行,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打造政务服务品牌形象。”涪陵区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鹏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在共同努力下,开展《行政服务术语》、《行政审批过程控制规范》、《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规范》、《行政服务平台等级划分与评定》4项地方标准的研制,为全市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指南。

对于网上行政审批,也是只进一个门,方便快捷是市民的直观感受。市民只需登录重庆网审平台的页面,实名注册后,就可以点击需要办理的事项,可直接办理的跟流程办理;尚不能直接网上申报的,可根据资料清单备齐资料,再到申办大厅办理。

按照“集约、统一”的理念,重庆市网审平台以“打破部门封闭,方便服务对象,实施有效监管”为目标,构建集事项管理、行政审批、效能监察、信息公开等为一体的“1+4”工作体系。

目前,重庆网审平台的使用涉及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两个经开区,38个市级部门,共有439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上线运行。

高效——打破壁垒全程线上运行

“通过一个窗口申报后,基本上就不再管中间流程,也不用跟办事人员见面,省心多了。”在重庆两江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一位企业办事人员提交相关材料后就离开了。他说:“回家等短信通知,到哪个流程都会有反馈。”

作为新兴企业聚集的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网上行政审批大厅深度融合了两江新区行政审批网、电子监察系统、部门业务专网,将208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审批,按照“外网受理、并网办理、外网反馈”原则开发运行。目前,除了一些必须现场提交原件的项目,不少项目已实现网上申报、预审、办理、查询、结果反馈和电子监察等“一条龙”服务,极大地节约办事时间和成本,提高审批工作效率。截至2017年5月,两江新区共办理网上行政审批事项64478件,平均单件办理时间提速70%。

通过一个窗口受理,是重庆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最终设想是,打破“部门壁垒”,拆除“权力围墙”,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在一个开放平台上管理使用。

“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少跑路。”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人说,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时,按过去的流程:必须要先到国土房管局办理土地预审,再到发改委进行可行性研审或核准,两个部门都要提交材料。而现在通过网审平台提交后,资料直接实现跨部门流转,实现“关联事项联合申报,跨系统会商审批,跨部门结果互认,审批证照一窗领取”。“变独立分散运行为集中联动运行,变‘线下’运行为‘线上’运转,变纸质文档多头传签为电子信息分送流转,从制度上大幅度减少群众办事成本和政府行政成本。”

据统计,经过层层推进,大部分审批事项办理环节大幅减少,办理时间普遍减少30%~40%。

公开——“亮灯督办”倒逼优化流程

“作为申办人员,最大的感受,除了方便,就是公开透明。”日前,在收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事项已办结”的短信提醒后,一位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可查询可差评,这个网上平台挺接地气的。

行政审批事项提交后,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监管码,相当于该事项的“身份证”。办事群众可随时上网查询,同时,平台也会发短信通知相关流程。

重庆市规划局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行政审批事项进入办理流程后,平台对受理、办理以及办结有规定时间,受理人员拖沓不办的话,会亮“黄灯”或“红灯”警告,监察人员就会介入调查。

一系列举措,倒逼部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环节,加快办理进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使所有‘灰色地带’都变得阳光普照。”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精简审批要件,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另一方面,所有审批要件全流程网上运转,办事群众无需再与审批人员见面,从制度上铲除了“权钱交易”的土壤,消除了监管盲区,为政府廉政建设增添了一项强有力的手段。

据了解,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涪陵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在平台建设、项目管理、规范运行、提升效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其效益体现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多个方面。据悉,涪陵全区行政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