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胡立彪:谁最该睁大眼睛

2017-06-01 10:02: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成都一家媒体的记者近日对当地某海鲜市场进行暗访,发现商贩卖东西有不少猫腻。问题多出在装海鲜的黑色厚袋子里。商贩们称,虾蟹都有又尖又硬的腿须,所以要用厚一些的袋子装,以防刺破袋子伤人。说的挺有道理,似乎是在为买家着想,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着买家兜里的钱——袋子加厚主要是为了增重,而一定要是黑色的,是为了不让人看出他们偷加于其中的水和已经掉包的死虾烂蟹。笔者买了0.76千克的虾,到市场设立的公平秤上一称,发现光袋子和里面的水就有0.23千克。而且,明明挑的是活虾,才两分钟就已经全部死掉,显然是被调包。

事实上,这种猫腻不光成都的海鲜商贩会玩,全国其他地方的海鲜商贩都会玩,这可以说已经成为国内海鲜市场的潜规则。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出台规定,杜绝使用黑色加厚塑料袋,一律使用透明轻质袋。同时,消费者购物时要睁大眼睛,盯住每个细节,以防被骗。

透明的东西倒是可以防止往里藏猫腻,但消费者睁大眼睛就能看出问题来吗?不一定。端午节刚过,粽子热销了一阵子。“万能”的微信朋友圈当然也会凑热闹,卖粽子的不少。除了一部分微商代理礼盒粽外,还有人把自制的粽子拿到朋友圈叫卖。不过,这种自制粽子能不能保证安全就难说了。虽然有的卖家把食材、包粽子的过程、买家吃过的反馈等信息发到朋友圈内打广告,看上去卫生干净,“有图有真相”,但这个“看”隔着电脑屏幕,是真是假尚且无法断定,更不用说“看清”细节,眼睛睁再大也没用。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微信不管是卖私房粽子还是其他食品,大多都没有食品经营及安全卫生方面的证照,而目前国内亦尚无相关规定来约束自制食品网上销售状况。所以,出于食品卫生安全考虑,最好不要购买。若已经购买,则要保存好聊天记录、截图等作为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就算是在线下的现实环境中,如果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睁大眼睛一样“看”不出问题,被别有用心的商家蒙骗也是常有的事。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食药监局查获了一处加工桶装水的黑窝点。执法人员发现,该窝点的灌装用水水源是从村里的水井接过来的,加工现场屋内地下有过滤装置、灌装水管封口机等设备设施。另外还发现假冒“燕京”“娃哈哈”“雀巢”“屈臣氏”等10多个品牌的商标标签近万张。显然,这是用来假冒这些品牌桶装水的。如果不是被查获,该黑窝点出来的假冒桶装水一般消费者是“看”不出来的。毕竟,比起水的味道,这些假冒的标签更能迷惑消费者的感官。

消费者不是专家,没有看穿各种市场猫腻的能力,也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仔仔细细地看,真正有能力也有责任睁大眼睛盯住市场的,当然是监管部门。只有他们尽职尽责把市场“看”清且“看”住,广大消费者才不用费心劳神,可以安心消费了。事实上,监管部门对市场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抽查,这就是一种充当消费者的眼睛,替他们把关的有效之举。比如,江苏省质监局近期对儿童家具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检测项目包括结构安全、警示标识、甲醛和重金属含量等。结果显示,150批次样品中不合格率超过一半。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儿童家具的说明书和产品上应该提供相应的警示标识,如注明适用的孩子的年龄段,需要安装的要标明“只允许成人安装,儿童勿近”等字样。被查不合格产品中即存在这种标识缺失情况。

想想看,如果监管部门都睁大眼睛盯着,文首海鲜市场那种猫腻怎么可能玩得出来?当然,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只是睁大眼睛盯着,更重要的是在看出猫腻之后要依法对违法者进行惩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