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胡立彪:让创新引擎提供不竭动力

2017-05-08 09:25: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联合国大会日前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双创”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这一点已成社会共识。去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是旧的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增长的极限”,归根结底是创新乏力。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复苏乏力的病根,实现世界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唯一良药和根本动力在于创新。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靠创新。事实上,近些年中国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就得益于改革创新。当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这种形势就更加凸显出创新的重要,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怎么创新?一方面是对不符合时代进步方向的旧事物的变革:就是要针对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提升而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这种供需错配的现实,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供给过剩的行业,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带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是对符合时代进步方向的新事物的推动:就是对于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加大国家持续投入力度,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特别是要进一步鼓励企业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出更多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中高端产品,使得中国企业能够逐步在中高端消费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显然,在推进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极其重要。不过,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弱,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国际权威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今年初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中,美国和日本上榜企业分别有39家和34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中国只有华为一家上榜。即使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就创新而言,相比国际领先企业还是有差距的。其他企业差距更大。数据显示,国外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创新型企业甚至超过30%,而国内企业的这个比例却只有0.2%~0.3%。

由此可见,企业创新依然是社会创新的短板,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企业必须把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内核,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有一种“不创新毋宁死”的决心,更要有一种“永创新直到死”的恒心。当然,光有“心”还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行动。正如华为副总裁余承东所说,靠情怀不能解决问题,靠营销吹牛也不能当饭吃,要靠扎扎实实的实力说话。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企业要秉承对质量和创新的追求,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打拼出一番新天地。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树立起坚持创新、持续创新的理念,通过严酷的市场洗礼,逐渐成长为中国本土的“百年老店”。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