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胡立彪:期待零部件产业展露“微笑”

2017-04-05 09:33: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社长益子修曾经说过:“汽车产业的真正壮大,要从每一个零部件做起。”看看如今的汽车强国,无一不是对应于或基于其汽车零部件产业之强。著名汽车媒体《美国汽车新闻》不久前评选出2016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这份榜单中,日本企业最多,达到30家,美国以25家紧随其后,德国以18家排名第三。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份强者林立的榜单中,只能看到两家中国企业的身影。

当前,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方方面面,部分产品和技术几乎为其所垄断。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大都无法自主生产,几乎全部依赖他国企业提供。汽油发动机主要来自三菱,柴油发动机主要来自五十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满足配套零部件种类超过1500种,我国在电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等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领域基本上空白,均由外资控制。上述两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一家是经营汽车内饰系统的,一家是生产铝合金轮毂的,都是非关键部件。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零部件企业产值大约为4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为6%至8%。而外资、合资企业的利润率则超过15%。这意味着,在投入同等成本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净利润高出国内企业一倍以上。显然,目前我国零部件企业基本处于产业“微笑曲线”的低端,高利润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由外资企业垄断,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严重短板。

中国零部件产业这么弱,一个被用滥了的借口是:中国汽车市场起步晚。虽然不能说一“晚”毁所有,但一旦“晚”了,的确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重复建设,分散厂点多、规模小。据悉,国内有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企业近10万家,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1.3万家。大多数企业都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产品品质不高,技术含量较低,无法与跨国企业展开竞争。另外,零部件厂与整车厂未建立长期协作、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也掣肘双方共同发展。

中国特殊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某种程度上也对零部件产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受资本主体、配套体系和行政区域的影响,行业分割严重。与外资控股、独资化相应的是,随着欧、美、日、韩主要整车生产企业进入中国,在不同的标准体系制约下,不同的利益目标驱使下,各自形成新的封闭配套体系。不同资本主体、不同配套体系利益目标的根本差异,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散发展、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极大地限制了零部件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形成与释放。

不难看出,是特殊的市场导致中国零部件产业当下不尽如人意的发展现状。而要改变这种状况,让零部件产业展现迷人的“微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快调整政策,通过制定专项发展规划以及各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扶植政策,提高行业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兼并,努力组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通过骨干企业带动汽车零部件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提升。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