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如果有保险高田气囊不会输得那么惨

2017-03-22 08:24:5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如果有保险高田气囊不会输得那么惨

召回保险让企业坦然面对召回

□ 本报记者 王 辉

高田公司做假隐瞒事实事件令其惨败,不仅向美国司法部认罚10亿美元。而且,众多国际知名车企对其完全失去信心,纷纷与之劳燕分飞。股票巨额亏损,面临被收购或出售股权。竞争对手更是趁虚而入。召回,让高田公司走到了悬崖边际。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高田有召回保险,它的经济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汽车召回保险,对于中国并不陌生。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早在2011年就提出关于在汽车召回制度中增加推进召回相关保险的建议。他认为,汽车召回的风险属于可保风险,可以通过保险产品转嫁。建议完善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整车厂家与相关零部件厂家通过设立召回风险准备金或投保召回相关保险等措施防范召回风险。同时,保险监管等部门在保险行业内对召回相关保险的开发、销售提供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外经验表明,汽车召回保险具有现实可行性。几年前,英国某零部件商为德国某汽车商的新车提供了方向杆。新车上市后不久,发现方向杆设计有缺陷,于是宣布召回。经计算,此次总召回费用高达150万英镑。但是,英国零部件商并没有因此损失太大,因为他们购买了汽车召回险,实际发生的召回费用,仅为可能发生费用的1/10。

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召回从2004年的30.8万辆至今,近13年共完成1374次,涉及车辆3862.22万辆。可以预计,汽车召回事件的发生频率将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的风险必定会越来越大,缺陷汽车召回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常态”。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产品一旦被召回,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召回过程的直接费用包括媒体公告,运输费、仓储费、人力费用、重新分销或置换、商品废弃之前的特殊处理费用等。额外的费用还有退货费用、修复费用、顾问咨询费用等等。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召回风险后,涉及的费用可能很大,如果保险公司贸然推出相关保险,可能会面临巨额赔付。很多企业回避召回,最主要的因素是巨额的召回费用。而企业恰恰可以通过购买召回保险,借助保险手段化解产品质量风险。

2004年10月国家实施召回以来,许多中外保险公司看好中国市场。据了解,当时美国国际集团在中国的独资财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产品召回保险业务,但承保范围不包括汽车召回。天安保险武汉分公司也为神龙汽车初步设计了一份“产品召回保险”,所有保障列项涵盖了缺陷汽车召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费用。2006年华安财产保险公司也在车险条款中独家将“由于被保险车辆召回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免赔责任增加为保险责任内容。安联财产保险(中国)也于2016年推出包括汽车在内的产品召回保险。但是似乎并没有让车企兴奋起来。最主要是因为保险费用太高。

因此专家建议化整为零,在零部件领域开展召回保险。因为召回常常是因为某一个零部件设计或质量缺陷造成。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丰田等大型汽车集团也推出了召回相关保险产品。记者了解到,在国外,汽车制造商往往会要求其零部件供应商购买相应的零件产品召回险,并以条款的形式出现在双方的供货合同上。

其实对于国内汽车企业实现召回保险并不是件难事,采访中,中怡保险经纪责任公司的召回保险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很多车企已具备实现召回保险的基本条件。因为在国内投保责任保险的大多是出口企业,国外要求进口该国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购买保险。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已经形成一整套出口产品预警风险保障体系,只不过尚未用于国内产品中罢了。其实这些出口企业只要将本企业出口产品预警风险保证体系稍加修改,就可以运用到国内产品上。

万事俱备,为何不见东风呢?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我国汽车召回的法律环境还不成熟。另外召回保险费用高,最主要的是没有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保险设计。专家认为,汽车召回险最大的难题还是在保费方面。因为汽车召回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而召回期间保险公司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却比较高,保险公司制定的汽车召回保险的保费必然会比较高,这样购买汽车召回险的厂商也不会太多。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具备开发汽车召回险的能力,因为除了技术力量,还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在选择保险公司上,专家建议,企业一定要选择有实力、信誉度高的保险公司作担保,否则出现事故容易扯皮。另外,保险公司在选择客户时也一定要慎重,美国就曾有保险公司因赔偿破产的。中国本地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国际保险经纪人的合作,以再保险的方式将此风险转移到国际再保险市场,这样也可以从国际再保人那里获得宝贵的技术支持和承保经验选择客户。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