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山东青岛市纤检院赴新疆库尔勒棉花入库公证检验侧记

2016-11-03 09:56: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像胡杨一样扎根棉检一线

——山东青岛市纤检院赴新疆库尔勒棉花入库公证检验侧记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3720,是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给我们青岛市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青岛纤检院)的代码。在新疆,许多棉花保管仓库都有我们这个章的存在。”10月18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驻库尔勒储运经销站,青岛市纤检院副院长李成波指着棉花包上盖着的“监管棉花3720验讫”红色印章,自豪地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站在记者面前一脸黝黑的李成波,被一同前来进行监管棉花入库公检的同事们称为“气质包工头”,布满灰尘的运动装成了他的工作服。

“李副院长不仅是国储棉轮出公检工作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战斗员。在条件艰苦、任务量大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驻库尔勒储运经销站里,无论走到哪个仓库,他始终冲在第一线。”80后公检人员刘莎莎告诉记者,李成波是个很细心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自从来了库尔勒公检库,他每天早晨7点左右就会在公检现场,除了协调各方面工作外,还要与大家一同抽样,晚上9点下班后和大家一起回到宿舍。

“有李副院长当先锋,我们也不能落后。”第一次来新疆的都可心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微信上的“微信运动”点赞的粉丝越来越多了,因为自己在青岛一天也就走几百步,现在一天要在棉花库里走两万多步。“自从来了库尔勒后,就没有休息过。新疆有很多美景,心心念的塔里木胡杨林离工作地只有200多公里,可是却无暇去领略它的美丽。”作为青岛市纤检院赴新疆参加国储棉入库公证检验的技术人员,酷爱旅行的都可心告诉记者:“进入这个行业以及来到新疆进行监管棉花入库公检,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选择。现在心里想的就是努力把工作干好,10月底的库尔勒经常会有沙尘暴光临,但我要像胡杨一样不畏烈日、不惧严寒。”

不同于刘莎莎、都可心初次来新疆,多次入疆进行棉花公检的纪晓杰,拉着记者到了他所谓的“豪华办公室”——一间破旧的小屋。指着桌子上的摆放整齐的记录表,纪晓杰告诉记者,自己的岗位是棉花入库公检的第一道关,负责每一辆前来送棉花车辆的称重计量监督。纪晓杰经常在棉花公检一线工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逐一扫描条码,每天围着棉垛转,一天起蹲600多遍,腰被诊断为腰肌劳损,他却大大咧咧地告诉记者,这次被安排在这个岗位是享受“特殊照顾”,自己调整好身体后,还要继续回到最艰苦的岗位上。

“作为国储棉入库第一关的把关人,我的责任是对所有过磅车辆的称重进行监督。工作10年来,一直坚守在棉花公检第一线,在新疆最短的时间是20天,最长的一次是123天。在库尔勒,每天7时20分就到工作岗位,回到宿舍还要上传数据,日复一日,这才是现实版的累并快乐着。”纪晓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妻子在铁路工作,也经常出差。孩子的接送都是由家里老人负责。“其实,吃点苦受点累都是值得的,换来的是纺织产业的有序发展。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在家里陪一陪孩子,照顾一下老人。”作为独生子女的他,说起父母和孩子时,陷入了沉默。

“亚克西!他们这些年轻人是很棒的!我真是佩服得很。”陪同记者采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驻库尔勒储运经销站副站长杨恒岩对着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在新疆库尔勒,来自青岛市纤检院的十几位工作人员整天穿梭在如山的棉垛中,从过磅、扫码、回潮率检验、现场抽样、含杂率检验、样品保管,到交接样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他们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用实际行动阐释了“谁才是最可爱的人”。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是我们青岛市纤检院的精神,这次公检任务工作量大,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们的一线监检人员白天在货场过秤、开包、扦样、测水,对每一批棉花、每一只棉样认真进行核查。晚上还要计算、整理、汇总、归档、上传检验数据。他们每天要在货场工作10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汗水混合着灰尘在脸上留下沟痕,皮肤晒得黝黑,许多人消瘦了很多甚至生了病,却依然坚持工作,没有一句怨言,任劳任怨地奋战在公检第一线。”李成波告诉记者,新疆监管棉花入库公证检验是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的重要一环,主要作用是对入库的棉花质量和数量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证书,作为国家目标价格补贴的依据。本次入疆棉花公证检验工作自10月初开始,入库量达12万吨。目前,他们每天可检验棉花3000多吨。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每个公检人员脸上挂着的笑容。刘莎莎、纪晓杰、都可心、丛林……他们跟记者说得最多的是“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用心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枯燥中也有快乐存在。”正是这样的快乐、这样的责任,让他们严把棉花入库、检验,让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展现了青岛纤检人的风采,一次次被指派为负责机构,赢得了中纤局的肯定和赞赏。

“朱记者,沙尘暴来了,出门最好戴个口罩,我刚才吃了一嘴沙子,感觉不太好吃。”10月20日,沙尘暴冲击着库尔勒,去机场的途中,突然收到纪晓杰的微信,记者的眼睛湿润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