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记湖北特检院随州分院检验员田进
□ 张雪燕 苗 芳 本报记者 张 华
湖北特检院随州分院检验员田进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特种设备检验员,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人,却捐尽家资,20年来坚持帮扶照顾孤寡老人、贫困学生;20年来一直爱岗敬业,检验车辆两万多台无一差错,先后荣获“随州好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多个荣誉称号。
2013年,田进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
不计回报 真心帮扶
高奶奶是随州市第三幼儿园的退休老师,今年98岁高龄,无儿无女,但别人都说她有一个好孙子。
这个好孙子不是别人,正是田进。高奶奶只是田进照顾的众多老人中的一个。
80多岁的吴爷爷,是一名从台湾归来的抗战老兵,一个人孤单地住在老宅子里,生活难以自理。田进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天天晚上住到吴爷爷家,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抗战故事,直到2010年老人去世,田进像亲孙子一样,照顾了老人整整15年。
不仅对孤寡老人,对贫困学生,田进也是爱心满满,极尽全力帮助他们。
随州市唐镇有一个家庭,父亲坐牢,母亲患精神病,留下两姐妹由亲戚照顾。当时,正上初中的妹妹邓琳,因家庭贫困时刻担心辍学,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田进得知情况后,一方面每月资助这两个孩子100元生活费,一方面与老师沟通,一起做她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她们积极上进,好好学习。在田进的关爱下,如今邓琳已顺利完成学业,走上社会。
像邓琳这样得到田进无微不至关爱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据悉,从1995年起,20年来,田进共资助、照顾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37人,累计花费20余万元。目前,仍然在固定资助11个贫困孩子,照顾两位孤寡老人。为了这些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田进将家里的洗衣机送给了淅河镇福利院,将冰箱、电视机送给了高城福利院,将妻子娘家陪嫁的一辆小轿车,捐献给了一家残疾人公司。
20年来,田进共义务献血4200毫升,捐献血小板23次,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爱岗敬业 小城工匠
“田进的生活就一个字——爱,工作之余爱心帮扶,工作时爱岗敬业。”湖北特检院随州分院院长吴坚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同事。
随州市有“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号,随州分院危化室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就是对危化品罐式车的性能指标、制造质量进行检验检测,把好车辆出厂关。田进自1995年起就在危化室工作。十几年来,他共检验各类危化品罐式车26000多台,检验检测准确率达到100%,从来未出现质量差错。
为此,田进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田进原本高中毕业,学历不高,且从未接触过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为做一名合格的检验员,刚参加工作的田进,笨鸟先飞,凭着一股钻劲和拼命精神,日夜苦读,节假日也不休息,终于在取得大专文凭的同时,也拿到了检验员资格证书。
“因为田进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有近5年的时间,院里安排他承担双龙、大力、程力3个专用汽车制造厂家的车辆检测。这3个厂都是随州专汽制造的支柱企业,危化品罐式车生产批量大,出厂时间紧,检测要求高。”吴坚说。
田进常说,做一名合格的检验员,一要讲原则,二要拼技术,三要有爱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即使在危化品罐车销售旺季,检测工作特别繁忙甚至顾不上吃饭的时候,田进也从来没有吃过受检企业的一顿饭。吃一顿饭有什么要紧?但田进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受检企业的饭,坚决不能吃,坚决不能影响检测的公正性。
还有一次,一家企业因买车人现场催得急,想尽快发货,为了让田进在检测环节通融一下,顺手塞给他一个“红包”。一向和善的田进突然变了脸色,一边拒绝,一边告诫企业负责人:检验检测是对安全,对生命负责,与安全与生命相关的事,谁都不能马虎。企业负责人见田进态度坚决,丝毫不肯通融,立即收回“红包”,积极配合检测,直到取得合格证后才向对方发车。
据统计,田进在重点联系这3家车企的5年时间里,共检测危化品罐车6300余台。据跟踪反馈,经他检验合格出厂的车辆,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
2014年7月,因工作需要,田进从危化室调到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办公室既管事务,也管业务大厅,事务繁杂。而田进分管的正是单位最繁杂的业务大厅和水电杂务。
尤其是水电管理,是个麻烦事情,但田进不怕麻烦,需要换电线、换灯泡灯管时,他就是电工;需要修理门窗时,他就是木匠。
田进不仅在单位当兼职“杂工”,还在居民楼上当义务电工。田进夫妻和孩子住在哥哥的房改房里。这是一栋上世纪70年代的工人宿舍楼,宿舍无卫生间,每层有一个公用厕所,因电线老化,厕所的电灯常出毛病。今年春节前,田进买了电线、灯泡,将5层楼5个公用厕所的线路检修了一遍,灯泡坏了,随时换上。
“爱岗位,爱事业,爱自己的单位,也是一种爱心。”这是田进的心声。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