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质监工作
以质量品牌推动制造大省建设
本报讯 (记者李 辉)10月15日,安徽省政府代省长李国英主持召开会议,听取省质监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把握好两条线,一是树牢底线,确保不发生质量方面的安全事故;二是确立高线,更好地以质量品牌塑造推动制造大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质监局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各项工作,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质量总体水平稳定提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对质监工作进行了部署。一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品牌工作力度。围绕制造大省建设的目标,完善工作方案,做好与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等部门的对接,借鉴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措施体系和保障体系,为制造大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要充分发挥好政府质量奖的激励效应。抓紧完善质量奖的运用机制。加强部门政策联动,把质量奖作为企业参与各方面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将获奖情况作为评价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体现,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严格落实质量奖的管理机制。对获奖企业实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要给予严厉惩处,绝不姑息,该撤销称号的要撤销称号,该法律制裁的要法律制裁。三要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区域性质检中心。抓紧制定安徽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区域性检测中心建设的具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布局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培育更多国家级的质检中心,建设更高水平更具权威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四要完善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的监管体系。要明确对象,全面覆盖。逐一标定监管对象和类型,对一些新型特种设备,要认真摸排,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充分运用信息化监控手段,精准掌握每个特种设备的分布;要建档立卡,数字化管理。对每个特种设备都要建立户头,通过信息联网等手段逐步实现联网监控,及时掌握运行状况,加强运行前、中、后的动态化管理;要健全预防系统,细化防范措施。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标准、责任对象和责任人,明确设备检验的具体项目和时间周期,确保防范措施严密细致;要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刚性约束。把监管对象、防范体系等方面用制度确定下来,形成一套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监管机制,靠机制促进全面监管、超前防范。
会议还对议定事项进行了任务分解。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