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广东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针对多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规提出建议

2016-08-22 08:57: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广东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针对多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规提出建议

从3个方面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

本报讯 (记者沈 洪)近日,记者从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获悉,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俄罗斯及上海合作组织等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俄罗斯及沿线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量也在不断攀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主导国家,其新规频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将引起欧亚经济联盟及上海合作组织周边国家争相效仿,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新一轮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及尽快研究应对措施。

近年来,俄罗斯因多种原因陷入经济困难。为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就业,俄罗斯积极抓住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的难得机遇,开始实施“进口替代”计划,逐步在本国生产西方制裁前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掀起了一波招商引资的热潮。为加快其“进口替代”进程,俄罗斯积极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和本国市场,其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规频出。今年上半年以来,俄罗斯提交的通报就达27件,比去年高出4倍多;吉尔吉斯斯坦连续发出通报14件;哈萨克斯坦首次连续发出的通报为6件,这对我国产品出口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将造成严重影响。

俄罗斯新规波及产品范围广泛。今年以来,俄罗斯发布的这些新规内容丰富、要求繁多,每一个法规涵盖产品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产品主要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建材、家电、运输管道和可燃气体等。新规频出将对我国产品出口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造成极大影响。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3国被称为欧亚经济体“三驾马车”。早在2010年,3国签署协议成立“俄白哈”海关联盟,该联盟致力于制定保证产品安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以期实现一种认证三国通用,由此形成了“俄白哈”海关联盟CU-TR认证。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3国又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随着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也相继加入了该联盟。该联盟致力于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俄罗斯作为“俄白哈”海关联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其技术性贸易新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还适用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各成员国。

俄罗斯新规歧视性强影响范围广泛。据介绍,俄罗斯发布的一系列技术性贸易措施目的性十分明确,旨在保护本国企业和本国市场,加快其“进口替代”进程,具有较强的歧视性。一方面,在有两家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制造商参加招标的情况下,禁止外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参加特定医疗器械清单相关的政府招标。另一方面,当存在来自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两种可用等效药品时,禁止外国药品商参与政府招标竞争。

目前,俄罗斯技术性贸易新规已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安全,发展到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技术要求日趋复杂严苛,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俄罗斯新规要求进入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产品要到其指定的“合格鉴定和测试检验实验室”检测和认证,但这些“合格鉴定和测试检验实验室”均为“俄白哈”海关联盟成员国的实验室,而不是国际公认的认证机构组织。此举势必造成我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的产品多次检测、多次认证,不仅给我国出口企业增加难以估计的检测认证成本,而且在路途、时间上增加了困难。

为积极应对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积极阻止技术贸易壁垒的产生发展,减少其对我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提醒各相关出口企业在3个方面积极应对。一是要高度关注俄罗斯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时掌握这些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以降低乃至消除因技术贸易措施带来的风险及不必要的损失。二是要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工作,对明显不合理的、带有很强歧视色彩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国家和广东省TBT中心向相关国家或WTO组织表达企业的合理诉求,促使其改变或取消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将技术贸易壁垒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当企业出口产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较强的国民歧视或国别歧视时,出口生产企业应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行对外直接投资,使自己的产品以进口国国内产品的身份获得这些歧视政策的保护。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