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超级稻有更好的收成

2016-08-12 09:24: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让超级稻有更好的收成

——访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 本报记者 王融国

  7月20日,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新陂镇新金村超级稻测产现场传来好消息,由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自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实割亩产(1亩约0.07公顷)832.1公斤(干谷),打破双季早稻产量世界纪录,离“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1500公斤)技术模式攻关”获得全面成功更近一步。

  据了解,该项目采取“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钵苗机插秧+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此项技术攻关模式的核心是:选用超级稻,播种线精量播种,“超级稻壮秧剂”大棚温室钵体培育壮秧,钵苗插秧机移栽,基肥深施超级稻专用肥、返青分蘖期追施超级稻专用肥,破口抽穗期喷施超级稻米质改良剂等。

  测产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攻关模式能促进水稻大幅度增产增效增收,对于提高目前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水平和促进超级稻超高产、高品质和高效益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让袁隆平开心的,不仅是自己选育的超级稻再攀产量新纪录,而是看到攻关项目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了使更多的农田种植超级稻获得高产,袁隆平提出了“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耕作技术要求,即优良的种子、正确的方法、好的土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去年,承担超级稻第五期高产攻关任务的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试验品种“超优1000”由于水稻生长期受长期低温阴雨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产量没有达到预期16吨/公顷目标。“育种是不是成功,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产量要达标,二是米质要达到二级优质米的标准,三是要抗两种主要病虫害。同时,土壤的质量、气候因素、肥料的施放等都会影响到产量。”作为育种专家的袁隆平一再谦称不懂标准,但不论是为增产增收提出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耕作技术要求,还是“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模式攻关”模式的技术核心,都有标准贯穿始终。

  那么,是不是种上超级稻,就能收获上千公斤的亩产呢?答案是否定的。袁隆平解释说:“普通田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亩产在600~700公斤左右。要使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要满足每亩定量的灌溉用水、施肥、土壤酸碱度等诸多条件。”袁隆平指出了高产田和普通田之间的差距——标准的不同。

  要将科研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众所周知,农业有自然风险高、市场风险高、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等特点。而袁隆平提出的三系法选育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更帮助中国的水稻育种科技保持在了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说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只有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制定成标准,然后通过宣贯实施标准,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利用标准化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将重要标准的研制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范围,将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应用科技报告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这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只有及时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创新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的引领、规范作用,才能更好地支撑我国农业走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当前,围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标准化的需求,需要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水平,特别是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水平。对此,国家标准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是要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继续深化农业标准化管理改革,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布局;二是要对现行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充分利用各类标准化信息资源,建立全国农业标准信息网络平台;三是要实施农产品安全标准化工程,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四是要积极参与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增加农业标准的有效供给;五是要充分发挥标准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标准国际化水平,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农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六是要强化农业标准实施监督,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这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成就,探索出一条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道路,并成为一盏璀璨耀眼的明灯。

  如今,这位86岁高龄、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学家的愿望,就是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7吨,有更多的高产田,有更好的收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