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港货店为何辉煌不再

2016-08-04 09:35: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昔日遍地开花 如今零零落落

港货店为何辉煌不再

□ 谢媛媛 本报记者 傅江平

在深圳,人们对于港货店并不陌生,自2004年起实施《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起,深圳就有越来越多的港货流入。2009年港货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时有专家预期:港货店的扩张期将会持续8~10年。然而目前的形势却不像当时所预测的那样,如今,港货店却不似从前遍地生花,整个街道几乎都见不到一家港货店。

记者了解到,许多消费者对于港货以及进口商品的热情依旧不减,但是专门销售港货的港货店却不再受宠。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崛起,可以说是将港货店推往消亡之路的一大助力。近几年兴起跨境电商就可以完全满足大陆的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全球商品的便利。消费者多选择知名的跨境电商,因为不论是在货品渠道和售后的服务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某港货店店主提到,有时同样的产品在跨境电商平台和港货店能够有较大的差距,电商平台上最多能便宜到近40%,与跨境电商相比,港货店则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

此外,借着移动支付和聊天工具发展浪潮以及发达的物流行业,人肉代购依靠聊天工具打通熟人市场,利用个人的关系网络也在销售港货和进口商品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找熟人代购的优势在于买方和卖方关系紧密,彼此间的人际关系紧密,买方能够较为相信卖方所售商品质量,而且熟人代购没有开店的成本,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许多港货店的老板,都在这样的形式下选择关闭了店门,在朋友圈做起了代购。

据了解,港货店的货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店主亲自或委托亲友直接到港澳地区采购,比较费时费力且交通费等附加成本高;二是通过专业水货客(指商贩通常从境外(包括港澳台)携带商品进入大陆境,而又没到海关或出入境处报关登记从事水货活动的人)代购,便利且不需要压货,但问题是能否找到诚信的水货客,产品质量如何保障,另外还有就是佣金的问题,水货客佣金高,这种方式采购则失去了价格优势。三是通过内地专业的港货批发配送公司采购,相对规模化且稳定。但重点是专业的港货批发公司正好的是最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地方,所以质量不能保证。近几年颁布的奶粉限购令、深圳市将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以及深圳海关从2015年开始的灭蚁行动都对港货店前两种提货渠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往返内地和港澳两地的便利程度有所降低,政府部门对于水货的打击力度逐年增加,让港货店的货源渠道被堵塞,导致商品不足。巧妇难于无米之炊,这也是港货店无法持续经营的原因之一。

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一定要合法经营、证照齐全,遵守国家的法律,了解当地的市场。但大部分港货店都是在灰色地带游走。前面说到了港货经营的提货渠道主要有三种,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其实亲自赴港提货和零散的水货客蚂蚁式的搬运是不够的,所以就出现了“水客公司”。记者了解到,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提供大量的货源是因为和香港的供货商有合作,能够保质保量。然而这些所谓的保质保量都没有相关的书面材料和报关证明来验证自己的“身份”,也就没有办法保证来源和质量,这让消费者在港货店购物,都存在巨大的风险。没有这些可以证明身份的相关文件,港货店商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都成了“真空地带”。还有一些不法的商家利用港货的这一特点,大肆制造假货,或以次充好,以水货的名义在港货店出售假货,然而消费者在港货店要买到假冒伪劣的港货,还非常有可能索赔无门,这就更加打击了消费者对于港货店提供的产品质量的信心,港货店原有的因为所提供的商品品质好的优势,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港货店的荣耀时代过去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年来,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意识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品牌化、品味化、质量化是人们的消费趋势,然而在国内的产品质量还难以达到国人的心理及日常需求的情况下,港货的需求量仍旧比较大。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港货的时候应注意到货品的条形码,根据条形码判断产地,条形码中前3位可显示商品的出产地。由于港货没有中文标签,所以不要忽略产品的生产时间和保质期。许多消费者也呼吁规范港货市场,政府严厉打击非法“水货”和“假货”。也有专家指出,因为消费者对于港货有需求,所以对港货“堵”不如“疏”,建立类似中英街一样的制度,划片经营可能效果会更好,即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能合法经营港货。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