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热销车型国产加快 汽车进口跌跌不休

2016-07-20 10:09: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热销车型国产加快 汽车进口跌跌不休

进口车市场正在被蚕食

  □ 本报记者 张海燕

  近两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豪华品牌的国产化已渐成趋势。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由于Jeep、路虎等品牌热销车型国产化的推进,进口车市场的需求量逐渐被替代。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逐步推进的国产替代和下滑的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进口车市场5月再次大跌。

  从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获悉,今年5月,国内进口汽车7.5万辆,同比下滑14.9%。相较于前5个月累计12.3%的降幅,5月单月跌幅出现继续扩大的态势。据了解,这已经是汽车海关进口量连续第17个月出现下滑。在持续下跌中,汽车进口量曾在今年4月出现降幅收窄,5月大跌让进口车市场的“触底”变得扑朔迷离。

  实际上,汽车进口量下跌在乘用车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前5个月,乘用车累计进口量38万辆,同比下滑12.5%。

  各个细分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中,前5个月,SUV进口量23.4万辆,在总进口量中的占比高达64%,但这一细分市场出现15.8%的降幅;此外,MPV车型进口量也下滑36.5%,今年前5个月仅进口1.27万辆。相比之下,轿车进口量13.3万辆,同比跌幅相对较小,仅为11%,但也未能维持今年3月的增长态势。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市场需求仍在持续下滑,进口量下跌的局面短期内很难出现改变。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国进口车销售量仅为6.56万辆,同比下滑13.4%。在需求下滑的同时,经销商较高的库存更加抑制了进口量的回暖。据悉,5月进口车库存仍为4.25个月,这意味着经销商仅靠库存数量就能满足超过4个月的销售。

  统计数据显示,在进口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今年5月,宝马进口量增加22.2%,奔驰进口量增加1.9%,斯巴鲁进口量增加245%,捷豹品牌也增加34.9%。这样的逆势增长引发关注。

  据专家分析,上述这些品牌的增长都是周期性的。据悉今年前几个月,宝马的进口量不太好,5月进口量的大幅增加是前几个月压出来的。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即便有几个品牌在增长,但前十品牌的整体进口量依旧在下滑。5月,进口量前十的品牌合计进口6万辆,同比下滑4.4%。此外,在10个品牌中,包括保时捷、丰田、路虎、奥迪、雷克萨斯、Jeep这6个品牌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前4个月,雷克萨斯曾出现同比73%的增长,5月却骤跌33%。此外,Jeep品牌的进口量大跌68%,是进口量前十位中跌幅最大的品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雷克萨斯进口量的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今年4月日本九州的地震,直接影响了制造基地位于九州的雷克萨斯在次月的产销。而Jeep品牌进口量的下滑则是由于国产化的推进。

  相关统计显示,去年的国产车型至少代替了15%的进口车销量。据了解,包括Jeep自由光、自由侠等主销车型已在今年逐步实现国产。不只是Jeep、路虎极光、奔驰GLA等产品逐步国产,在车企国产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进口车市场正在被蚕食。德系三强奥迪、宝马和奔驰早期通过国产化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占据着中国整个豪华车市场75%以上的份额,业已成为豪华品牌国产化的标杆。随后,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纷纷开始陆续跟进,先后在华推出国产车型。

  专家表示,国产车的替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在主要车企纷纷国产化的浪潮下,进口车市场将逐渐回归补充者的角色。因此,在经历连续17个月进口量同比下跌后,“触底”回暖恐怕仍然是遥遥无期。《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