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四川省精心培育与严格评选第十二届四川名牌纪实

2016-06-30 08:36: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树立质量效益的标杆

——四川省精心培育与严格评选第十二届四川名牌纪实

编者按:近期来,质量春风频频拂面,质量战线喜事连连。自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质量新时代”重要论述后,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并继续加强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等,以加强品牌创建、增加有效供给、树立国货信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遵循这一大政方针,四川省高度重视质量发展、质量创新,把品牌创建作为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3月以来,新的四川省质监局领导班子,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省质监系统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全力助推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而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精心培育与严格评选第十二届四川名牌,坚持走质量效益的品牌之路。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图为副省长刘捷(前排左二)率省经信委、科技厅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省质监局调研指导质量品牌工作。

四川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与质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四川名牌评选工作。图为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向东(中)到评审现场检查指导。

荣获四川名牌的企业代表十分光荣与自豪。

□ 本报记者 龚志伟

最近,在四川省各地,特别是优秀企业中,有一项工作进行得紧张激烈、如火如荼,那就是第十二届四川名牌申报评选。

在新常态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与第十一届四川名牌评选时隔两年后,四川省又启动了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并在评选过程中调整往届四川名牌复查方式,采取新老名牌同部署、同标准、同要求、同申报、同评选,严格执行四川名牌退出、淘汰相关制度规定,加大名牌证后监管……

一系列新的举措,使新一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清风扑面、规范有序、进展顺利。四川省也正是以此来优中选优、树立标杆,提升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培育鼓励质量与效益兼备的“四川造”名牌企业,以真抓实干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 2025四川行动计划,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行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在“三个转变”伟大进程中,为实现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贡献力量。

品牌创建的先行者

四川省虽地处西部内陆,但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名牌发展和名牌的创建,1991年,省政府成立了实施名牌战略领导小组,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全力为品牌创建引领方向、保驾护航,成为西部最早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自1993年正式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先后开展了十一届四川名牌的评选工作,累计培育1460个四川名牌产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质量强省的主力军。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更是进一步加快了质量提升与品牌创建步伐。省委书记王东明明确要求“坚持以质取胜,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强调“要积极培育打造四川自有品牌,努力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尹力省长发出了“一定要把四川产品质量干上去”的质量时代强音。

为此,四川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四川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等政策措施,大力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今年4月省政府又出台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全方位、多层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而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支持与鼓励“企业提品质创品牌”,以此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开花结果。

该《措施》规定,在推动企业提品质创品牌过程中,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中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标准创新和质量提升,鼓励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加快培育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要大力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更加注重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四川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以质量效益服务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该《措施》还明确了对提品质创品牌企业的奖励政策,如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企业200万元、100万元;对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经确认的,奖励企业50万元;对新注册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企业50万元;对新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每件奖励企业20万元;对获得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核心示范区的,分别奖励50万元;对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奖励经营管理单位100万元……

四川省一系列鼓励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力提升了全省质量品牌意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品牌创建积极性,为全省品牌培育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四川名牌是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挺起质量效益的脊梁。据统计,四川名牌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生物工程等。目前,四川名牌产品企业总产值达9840.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50%,利税总额达1018.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7%。名牌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与新引擎,为经济提质升级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质量效益的领头羊

四川名牌评选严格、竞争激烈,都是行业的翘楚或第一方阵的产品与企业,真正是质量效益的领头羊,在质量强省的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推动效应。

而名牌战略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升级换代。企业获得四川名牌后,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形成了相互助推前进的良性循环。

新希望集团在名牌战略推动下,产销量成倍增长,跻身中国500强。宜宾天原集团获“四川名牌”后,连续12年保持稳定增长,连续6年效益保持行业的首位,实现了上缴利税5亿元的跨越发展。实践证明,产品是不是名牌,不一样;企业有没有名牌,不一样。是名牌,有名牌,如虎添翼;非名牌,无名牌,发展受限。

在名牌创建过程中,四川省各级各地和企业注重标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激发了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了由产品到产业、由分散到集中、由增量到增效的有效转变,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带动了产业聚集发展,树立了区域品牌。实践也证明,名牌是产业聚集发展最好的广告,是延长产业链条最有效的载体,是区域形象最有力的营销。

同时,四川名牌服务了全省科学发展,名牌工作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四川省积极培育以名牌产品为依托的大企业、大集团,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名牌产品代表了全省产业发展的层次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带动了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和正在成为四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常态”下的新机制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四川省品牌战略与四川名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但正如四川省副省长刘捷近日前往省质监局调研时所言:四川虽然是制造大省,却不是制造强省、品牌大省,大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因此,全省质量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大有可为,要全力培育一批质量优异、标准领先、品牌响亮的企业和产品集群。

为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制定出更加科学规范的新机制并切实有效运行,推动名牌战略迈向新的高度,让四川名牌真正代表“四川造”的顶级水准,发挥出名牌产品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成为了全省上下共同思考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今年初,四川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传承发扬以往好经验好方法的基础上,也吹响了四川名牌评选改革的号角。

该《通知》明确制定了指导思想和原则、申报范围和条件、加分项目、评选程序、组织实施、有关要求等一系列规定要求,明确了“服务产业、市场决定、质效为先、动态监管”的原则,采取多项清晰明白、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力争做到四川名牌评选公开、公平、公正。

本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的众多亮点之一,就是对四川名牌评选工作进行改革。按照省政府要求,第十二届四川名牌主要以提品质、保质量、控数量为主,进一步提高名牌含金量和社会公信度,促进产业、产品提质增效,促进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在坚持质量至上原则基础上,本届四川名牌评选将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争创四川名牌,大力支持高科技新兴产业争创四川名牌,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争创四川名牌,并提升四川名牌的含金量。

与此同时,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还调整优化评选方式,实行新老名牌同部署、同标准、同要求、同申报、同评选。在评选方式上充分发挥市州政府名牌办、各行业组织及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按照比选招标方式,将四川名牌评选程序中的申报初审、市场满意度调查、专家现场核查等环节委托有资质的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在评选程序上,严格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优化合并工作流程和环节,统筹进度,提高评选效率。

为吐故纳新,确保四川名牌的生命力,本届四川名牌评选也强化了淘汰退出机制。明确了第十二届四川名牌淘汰退出条件,对食品、饮料、药品、农业、农副食品加工的第十一届四川名牌采取逐一按照新申报的条件和要求进行现场核查,对其他行业产品实行不少于40%的抽查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也加大名牌证后监管,凡符合淘汰退出条件的,一律取消其“四川名牌”称号,并向社会公告。

评选现场的震撼

日前,记者有幸来到了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的文审工作现场,立即被那浩大的场面与严密的组织所震撼:在成都市一个十分清净的隐秘之地,160多名全省各领域的一流专家正在采取高考阅卷的方式,夜以继日地审核遴选,其场景与电影《横空出世》中用键盘计算原子反应公式真是如出一辙。

据了解,经过前期层层筛选,全省数千家申报企业中有1618家企业的1730个产品参与这最后的激烈角逐,其纸质资料就有近5吨重。而参与资料文审工作的160多名评委是从2000多名的专家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由于借鉴高考阅卷的评审方式,评审现场戒备森严,实行封闭式管理,专家们不能随意外出,也不能在现场打手机对外联系等,就是省里直接分管质量工作的领导到现场检查指导,也要被严加盘查,证实身份后才放行。

为保障公平公正,此次评审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也对评审专家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方式,将24个产品门类和10个服务业门类专家按专业分工,采取交叉评分、层层复核、相互监督等方式,纪检部门人员也全程参与介入,实时进行巡查监督。

虽然量多繁杂地审核遴选十分辛苦,但评审专家们毫无怨言、干劲十足,他们纷纷赞扬本次评选的组织工作与制度建设。多次参加过名牌评选的危化品专家张愚说:“这回最大的感受就是评审方式方法的转变,如过去按区域,现在按专业;过去评委中有领导与公务员,而这次却一个都没有了,全是专家。”

著名卓越绩效专家李伟表示:“这次评审引入了财务专家和会计师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审核把关,也促进了客观公平。”

资深交通专家王少华也说:“虽然加班加点,中午都不休息,但大家认真负责、热情很高。”

权威专家陈功则表示,这次的资料文审方式看似有些传统,但更能体现其客观公正性。

老军工专家张梦太还提出了一些今后改进的建议,最后表达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心声:“一定公正科学地评出响当当的四川名牌!”

齐心协力创辉煌

此前,四川省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领导及专家纷纷深入当地骨干企业,指导帮助企业申报新一届四川名牌产品,以此推动名牌战略工作走向深入。汇集到省名牌办公室及省质监局质量处的申报材料堆集如山,大家加班加点进行相关前期审核整理及评选统计工作,全力争取做到严控总量、确保质量,重点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批省内有绝对优势、全国有比较优势、全球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对四川名牌的申报评选,各地企业更是踊跃报名、积极申报,并以此为契机,对企业质量管理、经营理念、生产工艺、企业文化、售后服务等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梳理。企业纷纷表示,无论是否获得四川名牌这个殊荣,都要借助申报四川名牌这股东风,将质量提升、质量效益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按照刘捷副省长“一定要将本届四川名牌评好”的指示,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质监局等部门精心准备、严密部署,全力保障评选工作公正透明、顺利推进。近日,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向东等领导前往检查指导,要求一定要确保本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的“示范性、科学性、公正性”。

向东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名牌评选活动,全省各界十分关注本届评选,一定要通过评选真正发现四川好产品,培育四川知名品牌,提升四川产品品质。同时,要充分运用评选结果,与供给侧改革的正向激励政策结合起来,提高产品本身的知名度、美誉度,扶优扬名,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的文审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文审工作结束后,还将进行现场复查核实、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调查、公示批准等关口程序,将于今年10月最终评选出第十二届四川名牌,并将在今年的西博会主要展区闪亮登场。

与此同时,第四届四川质量奖评选工作、省政府对市州政府质量考核、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奖励兑现等正在紧张进行或基本就绪,全省质量对标行动、各类品牌示范区创建、“质监利剑行动”等工作与活动方兴未艾,全省品牌创建及质量强省工作出现了空前良好的态势。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相信在四川省各级各界齐心协力的不懈努力下,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全省名牌战略工作也一定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名牌战略深入实施,质量效益更上层楼,名牌方阵不断壮大,质量群星更加璀璨!

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资料文审现场。

省质监局总工程师苟小兰(中)等部门领导在评审现场安排部署,加强保障工作。

专家们正在认真审核相关资料。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