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2016-06-22 08:22: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主编 程 虹 李元平

二、根本目标:解决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与相对落后的质量保障能力及质量供给水平之间的矛盾

根本目标诠释了改革与创新所期望达到的成果,中国质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质量全局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相对落后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限于种种条件,作为质量评判依据的检验检测技术有待提升,特别是基层检验检测机构还存在“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全、检不快”等问题,质量监管手段还不够有力,执法打假威慑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维护质量安全、推动质量发展任重道远,质量工作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从质量发展本身来看,其突出问题表现为社会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与相对落后的质量供给水平之间的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决定的。同时,相对落后的质量供给水平对加强质检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本部分将重点研究质量发展自身存在的障碍,即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与质量供给之间的结构性问题。

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与质量供给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检管理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将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基本任务。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重要特色体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质量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是这一基本矛盾在质检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以智能手机为例,韩国和美国的智能手机占据国内高端市场主要份额,国内智能手机还不能与之匹敌。以重大技术装备为例,许多高精尖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这种状况目前还比较普遍,这决定了我国在质检管理领域仍然要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质量供给水平不足之间的结构性问题。

信息化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质量需求与质量供给之间的差距。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的高度膨胀与传播,使得人们普遍存在高敏感性的质量安全需求。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以国际先进质量为参照来比较我国的质量水平,对我国质量供给而言机会来了,有助于弯道超车;另一方面,如果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增加对中国质量的担忧与质疑,整个社会对质量安全状况处于一种不理性、不全面的认识状态。广大消费者很难理性地在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来提出自身的质量需求。在这种自发的质量比较中,人们的质量期盼比较高,很难实现满足需要的质量供给。质量供给水平本身又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国家的质量能力建设现在还相对薄弱,这无疑拉大了我国质量需求与质量供给之间的差距。

质检管理的针对性要建立在保证质量的有效供给上。政府需要协调好质量供给的覆盖面、供给水平与政府的财政能力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配置质量领域的公共资源,加强质量供给水平。第一,加强质量相关制度建设。制度是政府进行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管理的软件设置,广义上也可称为一种质量供给要素,它为各项质量事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应努力加强与质量相关的配套制度环境建设,例如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标准的制修订等。第二,提高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质量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质量的稳定和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质量安全权、质量发展权和质量救济权等质量基本权利,为实现区域质量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各种公共资源。应当提高财政投入、对公民的质量服务以及对企业的质量服务。第三,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质量安全是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面对消费者日益突出的高敏感性质量安全需求,政府应当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第四,提高公民质量素质。公民质量素质是很重要的质量供给因素,政府要加大质量知识普及和质量宣传力度,帮助公民提升质量素质。

质检管理的科学性应建立在质量需求导向的基础之上。质量需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完善的质量供给机制必须适应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诉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质量需求逐步呈现追求品牌、追求个性、追求高性能等新特点,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应当对此予以回应。同时,应当考虑消费者质量需求的差异性。既要考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消费者质量需求的不均衡性,又要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地域差异性。

三、发展动力:改革与创新

发展动力是中国质检体制机制发展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质量强国的必由之路。创新则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质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质量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质量理论创新。质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动力源泉就是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改革与创新根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检管理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研究,首先是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研究上寻找突破口。把改革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政治文化体制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是发展动力原理的具体化,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新贡献。通过改革解决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矛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把这种实践概括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学说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作为质检体制机制的发展动力,根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检管理的基本矛盾。从实践来看,现行中国质检体制机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党对新时期质检工作特定规律的概括与重视。新形势下质检事业的科学发展,依然要依靠改革创新。

改革与创新将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检管理的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主要方式。从社会形态由低向高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下,当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基本建立和巩固之后,改革和创新都是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最主要方式。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解放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否定而又不断超越的过程。面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能够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在扩大开放中赢得发展机遇。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检管理的基本矛盾,需要不断提高质量的生产供给水平,通过改革在质量发展的动力上实现新突破,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释放质量红利。

质量理论创新将成为质检体制机制发展的先导性因素。中国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跨越,质量管理理论是重要的先导性因素。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的根本属性是市场属性,企业是质量的责任主体,放手让市场驱动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才能推动中国质量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的质量职能在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应聚焦于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放眼中国的质量发展,同样可以看到,正是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才不断推动了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与时俱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