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推进羊绒质检制度改革 助推羊绒产业健康发展

2016-06-20 09:23: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李福贵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第一家羊绒企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诞生,标志着我国羊绒产业发展迈出了第一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羊绒原料生产、加工、纺织完整的产业链条,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格局。

我国羊绒产业现状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羊绒产业也不例外,我国依靠得天独厚的羊绒资源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产业优势;同时,以追求数量、粗放经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产业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第一是资源优势,效益劣势。我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优质羊绒占90%以上,在世界上具有绝对数量优势。但纺织企业出口产品的利润率一般不会超过5%、实际利润率能达到10%已经不错;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羊绒,受市场供需不确定因素影响,风险大;牧民处于产业链的最底部,养殖绒山羊,效益难以保证。第二是产品优势,品牌劣势。我国分梳山羊绒产品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羊绒衫、围巾、呢料等制成品加工量占世界产量的80%,绝大多数在中国生产。很多企业日渐沦为国际羊绒制品的加工厂。第三是“形”大而无“魂”。我国的羊绒企业基本都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各自为战。政府和企业虽都有意愿组织产业协会等形式的组织规范产业发展,但始终无法突破,我国羊绒产业面临内忧外患。

分析以上现状和问题,原因固然很多,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现代化落后于工业现代化。目前,羊绒纺织加工工业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拥有国际先进的分梳、纺纱、针织先进工艺和装备,而羊绒原料的生产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产品不分质量等级,与现代纺织工业对羊绒原料的要求极不适应。二是市场体系建设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羊绒产业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对羊绒稀有价值的保护和文化价值的开发,我国至今没有建设成一个统一的国际性的羊绒交易市场体系,没有组建一个有共同目标、共同发展理念的羊绒产业利益共同体。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统一市场,就无法利用市场手段和办法,掌控好、利用好羊绒资源,打造羊绒国际品牌,发展国际竞争力的羊绒产业。

深化羊绒质检制度改革

2014年,质检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供销总社4部门印发了《改革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促进毛绒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加强毛绒质检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与毛绒的生产、流通、加工、纺织各环节转型升级结合,系统性设计、整体性改革,各环节、各部门协同推进。深入贯彻落实该意见,是纤维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的根本要求。

助力羊绒标准化生产,提高羊绒质量。推行羊绒质量公证检验制度,由专业纤检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羊绒的质量、数量进行检验并出具公证检验证书,无偿提供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双方交易羊绒的质量、数量凭证。这就要求羊绒生产者在羊绒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标准,建立健全羊绒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依据型号等级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规范包装,标识齐全,实行标准化生产,检验后销售,优质优价。养殖绒山羊是羊绒生产的基础,标准化生产要求绒山羊养殖标准化相配套,按照“统一养殖品种、统一养殖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科学管理、统一经营服务”的方式进行养殖。因此,改革毛绒质量检验制度,推行羊绒公证检验,有利于推动羊绒生产由传统、粗放式向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羊绒质量,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发展现代羊绒生产的必然要求。

服务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羊绒交易市场。解决羊绒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发展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的问题,是羊绒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建立中国(国际)羊绒交易中心,面向全国、全世界开展羊绒原料、羊绒制品、羊绒期货、挂牌交易及定价机制形成和信息发布等业务。以羊绒质量公证检验为交易双方提供第三方的交易羊绒质量、数量凭证。这是做强羊绒产业的关键。

组织全国羊绒产业利益共同体,建设有统一组织、统一规则、统一目标、诚信经营的产业团队,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流通交易服务、市场信息服务、质量检测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服务,质量检测和质量服务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产业与政府的桥梁,共同体要向国家反映羊绒产业发展政策需求和发展战略建议;承担起组织制定羊绒质量技术国际标准、市场规则,增加定价话语权的历史责任。全国羊绒产业应该是一个有组织、有“灵魂”的、充满竞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团队。

发挥政府羊绒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政府在立法、财政、金融等公共产品对羊绒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作用,导引产业按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树立诚信经营良好形象,大力增强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提升质量效益,实现“世界羊绒在中国”到“世界羊绒看中国”的转变。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纤检局)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