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广东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侧记

2016-06-13 08:05: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强则东莞强

——广东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侧记

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左二)、广东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左三)在东莞调研质检技术机构建设情况。

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中)时任东莞市市长,视察东莞质监工作。

5年来,广东东莞市委、市政府将质量强市活动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质量工作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扣,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工作责任。

3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中,针对质量工作的调研、讲话、批示达10多次,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环环相扣,带动了各级政务党政领导“一把手”抓质量工作,提升了“东莞质量”的合力。

几年来,东莞市加大对质量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用于质量发展经费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建设了9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检测中心,为实现速度、质量、效益三者统一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东莞,质量强市、强镇、强业、强企活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抓质量工作的力度空前加大,措施空前有力,氛围空前浓厚。

东莞作为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为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质造”转变,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中,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为主要发展思路,将质量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提升质量和效益中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智慧质监”工程为抓手,形成开放共享的质检大数据。结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建设和质检总局加强质检大数据开发利用的思路,东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提出“智慧质监”工程建设理念,按照“改革引领、业务驱动、标准先行、数据为本、应用超前、打造标杆”的思路集中资源推进实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3期6000万元的大力支持。该系统工程实现了以下目标:一是以“智慧质监”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后续监管、信用分类等业务工作的改革创新,形成改革的成果亮点,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二是实现对质监系统各项业务信息化全方位覆盖,优化业务工作的信息化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解决“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三是全面梳理整合质检业务数据,建立数据标准,按标准全面清理、转移现有“僵尸数据”,打通“数据孤岛”,形成“一数一源、一企一档、一人一档”,上下贯通、横向交互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应用体系。四是协调解决数据共享交换问题,推动数据落地管理,推动质监部门和电子政务办、工商、食药监、安监、统计、科技、经信、发改等部门深度合作,盘活现有资源,实现与相关平台的数据共享交换。五是拓展信息服务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开放提供全面、丰富、准确、便捷、易用的公共信息服务,努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六是建立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丰富数据采集、筛选渠道,科学设计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东莞产业、标准、企业、产品、设备等要素的全面分析,为地方政府决策和质量监管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以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为支撑,助推“东莞制造2025”走质量和效益之路。随着宏观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面对经济发展这块蛋糕,东莞深刻认识到质量技术基础(NQI)建设的重要作用,以质量更好地实现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对接“中国制造 2025”,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品技术攻关,集中突出了先进标准打造、计量和检测技术支撑、品牌建设、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及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企业发展企稳向好。

以质量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强化经济增长新动力。围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东莞充分发挥质量在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坚持质量为本,着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一是围绕去产能用好“技术门槛”。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东莞积极运用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生产许可、能耗评价能等手段,设置“技术门槛”,去掉落后产能。二是围绕降成本抓好“松绑减负”。大力实施简政放权、规范收费、信息公开,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如在全省率先将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实行绩效管理,连续3年投入2500万元,带动企业降低质量检测相关成本4000万元。三是围绕补短板实现“激发内需”。一方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振消费信心,开展婴儿服装、儿童用品、纺织、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等10类重点消费品的质量整治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强质量水平提升满足质量新需求,利用标准和检测手段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工具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模式。

东莞,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将给“东莞制造”带来深刻变化,成为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

标准化战略,组成标准制修订的“东莞团队”

在东莞质检技术机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服装甲醛测试。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快速向创新驱动转变,标准化战略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要素。东莞市创新思维,注重发挥标准化的规范、引领作用,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选取核心集聚优势产业,通过开展深入开展标准化战略,即推动东莞标准研制能力实现质的提升,也实现了“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到“东莞智造”的转变。

目前,在标准化战略的引领下,组成了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的“东莞团队”,全市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分别达10、325、340和118项。标准化战略已成为引领东莞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关键性核心要素,既使东莞的产业技术优势正通过相关标准的实施而得以在全国确立,也推动了制造业向内源和外源型并重转变,成为引领着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军。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描述的是前些年东莞在全球电脑制造业拥有的重要地位。东莞市因制造业发达,成为世界加工基地。

然而,靠“三来一补”成长的东莞制造不是扎根本土的植物,而像一根根竹竿,插得容易拔走也快。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的东莞今天却充满了忧患意识,忧患的也恰恰在于制造。

为此,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东莞不能再单纯追求GDP速度,重要的是质的提升,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只有解决“东莞制造”转向“东莞创造”,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经济并重发展的转变。

东莞必须转型,已成不争的事实;东莞转型难度大,也是各界的高度共识。以标准化战略推动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使传统的“东莞模式”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东莞进一步夯实了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标准化战略的基础,使标准化战略在各行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显著增强。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引导下,进一步推动了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以标准引领全市优势企业竞争国际市场。一些企事业单位通过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不仅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而且在各自的产业中,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覆铜板的出口型高科技企业。在东莞市质监局实施的“技术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工程的影响下,由该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无铅环保印制电路板标准被确定为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印制电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突破,打破了以往该类产品国际标准由欧、美、日三强垄断的局面,填补了我国该行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引领下,以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的相互促进转化机制,推动外源型经济向内外源型经济并举发展转变。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由单纯被动地执行标准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标准转变,从而使标准战略走向立体化。坚朗五金公司坚持走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标准化的路线,自2011年以来,主导制修订27项、参与制修订176项各级标准,还作为代表加入了ISO 2408国际标准国内工作组,企业年产值从2010年的9.2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54亿元,年纳税额从7000多万元增长到1.7亿元。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指引下,东莞市质监局按照东莞市联盟标准管理的相关要求,引导产业集群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共同研制标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基础、协会为纽带、政府为后盾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积极引导联盟企业共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打造产业集群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而且引领产业走出了无序竞争的困境,成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该局在帮助虎门镇线缆产业58项联盟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集成联盟成员中的先进技术,超越单个企业标准,推动产学研成果的集成与应用,推动线缆产业技术联合和自主创新,实现技术标准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目前,东莞市形成了线缆上下游企业超过700家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年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5,且年增速保持在10%~15%以上,具有继续向集约化规模生产发展的趋势。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带动下,东莞市通过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修补现代服务业“短板”,助推服务业做强做大。几年来,东莞市质监局为破解港口物流、会展、人才服务等服务业无标可循的困局,根据国家和广东省质监局在服务业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的要求,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服务业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此改变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基本上都围绕制造业,使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从而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港口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东莞市虎门港集团通过承担国家及广东省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建立物流服务标准为契机,将标准化渗透到全程物流服务标准化链条中。虎门港集团围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标准引入港口物流管理,通过制定一批标准和规范,使港口物流服务在技术、装备、信息、管理、服务、安全和保税等环节在标准上,形成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使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能够较好地衔接。试点期间,使货物的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6天缩减为6天,集装箱码头完成吞吐量同期相比增长12倍,不仅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使港口服务步上新台阶,而且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服务手段,实现了货物的快速流转。同时,东莞市在人才服务、会展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推动下,东莞市在长安镇、塘厦镇、茶山镇开展省专业镇标准化试点,3个镇党委、政府视之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实施各项标准化工作,推动区域产业集群优化升级。通过3年试点建设,使3个镇的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达112项,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达165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36家,不仅使3个镇的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了区域竞争优势,而且再造了传统产业的新优势。

东莞,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正在推动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名牌带动战略,组成“东莞制造”列阵

图为东莞质检技术机构实验室。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名牌带动已经成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东莞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将名牌带动战略作为推动质量强市创建活动的需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与质量强市相结合,质量鼓点越擂越响,步履越走越坚实,成为推动质量供给的重要手段,拉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东莞市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实现家具、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名牌数量稳步增长,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战略新兴产业名牌产品取得突破。目前,全市已有4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9家企业和组织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和鼓励奖荣誉;广东省名牌产品总数达195个,名牌总数均居全省第3位。

一个个名牌企业即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标杆,也组成了“东莞制造”列阵,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共同成长。

为什么东莞市能涌现一批名牌产品?这对东莞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名牌的背后是什么?

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充分认识到: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带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向纵深发展,是推动“以质取胜”的需要,实施名牌战略与“质量强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东莞经济质的飞跃。

为此,东莞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把创名牌作为企业做强、做大的突破口,促进“以质取胜”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一是在东莞市政府质量奖带动作用下,进一步完善了市、镇两级政府质量奖励体系,形成阶梯发展格局。通过各级质量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社会更加关注质量、重视质量,从而使质量强市在东莞掀起热潮。

二是坚持以卓越标准打造优秀企业,推动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坚持走质量效益之路,有效发挥省、市两级政府质量奖的荣誉作用,围绕“大质量”工作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领域从制造业延伸至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紧密结合东莞五大支柱和四大特色产业特点,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服装、造纸、玩具和金融、贸易等行业培育了近80家实践运用卓越绩效管理的骨干企业,营造了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三是把名牌创建工作与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东莞市市培育、创建和发展名牌的指导思想。在加快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去推动名牌创建工作;以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为宗旨,去培育名牌。做好对名牌的培育、推动、引导和监督工作,推动企业争创更多的名牌,走品牌效益发展道路。通过名牌骨干企业的辐射示范效应和政府扶持、奖励,使更多的企业得到创名牌所带来的市场切实利益,进一步形成企业争创名牌的良好局面。

四是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名牌。按照东莞市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主线,着力在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信息技术设备、先进电子元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一批名牌产品。2015年有两个产品获评工业机器人省名牌,取得新的突破,目前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已有48个产品获评省名牌,数量及产值在名牌企业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带动了名牌产品企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竞争力不断增强。

为契合产业特色,发挥名牌带动集群效应,加快区域品牌建设进程,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的带动下,东莞市通过分析研究产业的基础条件、现状特点、质量状况、产品地位等要素,结合“一镇一品”的发展特色,确立“镇街政府+责任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骨干企业”五位一体的区域行业名牌建设工作架构,培育树立更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品牌。

在名牌企业的幅射和带动下,构筑起了虎门、长安镇的服装和五金模具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分别获得“全国服装(休闲服)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东莞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强市进程。虎门镇针对服装电商产业的发展趋势,启动了创建全国休闲服装知名品牌示范的工作,突出以质取胜,以品牌促发展,彻底改善以往“小散乱”的发展格局,在创建过程中实现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全镇服装行业逆势发展,入驻阿里巴巴淘工厂平台工厂70多家,第三方平台实现的网上销售额达295亿元,同比增长34.7%,全镇规上服装企业产业增加值50亿元,同比增长13.2%。虎门和淘宝网共建的阿里巴巴虎门服装产业带平台项目吸引1万多家服装电商企业加入,区域品牌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东莞,通过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东莞制造”从量向质跨越,从而提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效应,使制造业成为竞争力强的质量高地。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沈洪采写)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