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结合职能特点 实施精准扶贫

2016-05-12 09:15: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 甘信军

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和质量,充分发挥资源、技术和信息优势,基层各质监局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工作人员以“一对一”结对帮扶和派驻“第一书记”的方式对企业和村居进行了帮扶。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针对性较强的帮扶,对于企业和村居经济社会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然而,在帮扶过程中,部分单位的工作标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遥控”帮扶。部分单位和个人在帮扶工作中,不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深入到到企业和村居,面对面地了解真实情况,而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话“遥控指挥”了解所帮扶对象的情况。二是身入心不入。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所帮扶单位和村居的基本情况和长远发展计划理解的不透彻,加上缺乏指导基层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对所帮扶单位的工作指手划脚,从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其正常的工作。有的心思不是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上,而是大略了解一下所帮扶单位的实际,以便回到机关后有所交待;有的即使真的发现了问题,但没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问题“背”回机关向领导汇报。三是虎头蛇尾。部分帮扶单位和个人缺乏始终如一的精神,有的重年初、重开头,重计划的制定、指标的提出;有的重声势、重动员,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有的重烧“三把火”,重踢“头三脚”,这之后就没有了任何的实际动作。四是拔苗助长。有的单位和个人由于个人素质的原因,对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没什么办法,向上级汇报工作,不是有一说一,而是故意拔高。五是贪心不足。有的单位和同志不是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贪名、贪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精准扶贫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好的工作方法,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要解决好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帮扶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帮扶工作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沉到底“号脉”。各级领导和参与帮扶工作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端正帮扶工作的指导思想,切实把帮扶看成是了解基层、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是使命所系责任所赋。而不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完成任务。帮扶工作人员要真正深入到企业和村居的田间地头,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并通过调查问卷、开座谈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了解他们的诉求,找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真正“号准脉”。在对所帮扶单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根据所帮扶单位的实际,和群众一起制定切合帮扶单位实际的发展计划和措施,真正把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到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二是坐下来“充电”。基层局在帮扶工作中,主要的方式是技术和信息帮扶。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无奈之下只能靠频繁“调兵换将”来解决的现象,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监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帮扶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客观地讲,帮扶工作和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成正比,在工作实践中要把提高帮扶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真正重视起来。要加强对帮扶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可采取先“充电”再“放电”的方式。即单位在确定帮扶工作人员后,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相关的政策理论和业务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质监特色,培训可采取宣讲辅导、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相结合等形式,集中对《食品安全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贴近群众实际的质监内容进行学习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帮扶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此外,还要聘请有帮扶工作经验的个人和单位,向他们学习先进的切合实际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

三是俯下身“帮扶”。在帮扶工作中要真正做到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把帮扶工作当成事业干。工作人员在帮扶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服难题、总结经验。要克服图轻松的思想,不怕吃苦,乐于吃苦,耐得住寂寞,勤动脑筋。帮扶工作人员的派出单位,也要对帮扶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帮扶档案,由所到基层单位对他们的帮扶工作情况写出鉴定,作为考核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此外,要和被帮扶单位搞好协调,并明确要求不能把来帮扶的工作人员当客人待,要主动向他们反映情况,给他们找“事”干。从而,使帮扶工作在“身入”基层的同时,也“心入”基层。

(作者单位:山东平邑县检验检测中心)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