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2016年全国质检科技大会经验交流集萃

2016-04-20 08:10: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把科技兴检口号喊得更响 把科技兴检旗帜举得更高

——2016年全国质检科技大会经验交流集萃

如何将公共检测平台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何强化标准化与科技的互动支撑?如何将地理标志保护与扶贫工作精准结合?如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效?在实施科技兴检战略、推进科技质检建设过程中,质检科技人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他们的尝试和成果正源源不断地汇入质检事业发展的大潮,成为质检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

在2016年全国质检科技大会召开之际,我们从各地质检科技建设经验中撷取10朵美丽的“浪花”,希望通过它们展示近5年来科技质检的点滴进步。

凝心聚力

参会代表正在参观质检科技成果展。

全国质检科技大会现场。

国家认监委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促进事业创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认证认可科技逐步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协同创新的发展优势,强化了对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近年来,认证认可瞄准技术前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科技手段提前布局。认证认可不仅在产品监管和市场监督这样的经济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司法鉴定这样的社会领域和节能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认证制度的基础是掌握核心认证技术为基础。近年来,认证认可通过聚焦关键技术,精准发力,攻克了信息安全产品评价关键技术。突破了海上风电机组基础一体化载荷仿真评估等认证关键技术,开展的风电机组传动系统认证,已成为风电建设交付的依据。据统计,我国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得到近20个国家采信。

理论研究先行是认证认可科技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中国认证认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首次揭示了认证认可的本质、行业属性与功能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认证认可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的重要论点,奠定了认证认可发展的理论基础。“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研究”课题揭示了认证认可作用机理并测算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该研究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利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这一平台,认监委与多个国家部委在多领域加强技术合作,协同攻关。“十二五”期间通过部际协作平台建立认证认可制度49项,共同推进认证认可工作128项,科技为这些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标准委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增强互动支撑能力

“十二五”期间,国家标准委大力推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快推进标准化改革创新,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和技术标准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在以技术标准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技术标准是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的“桥梁”和“纽带”,科技是提升技术标准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标准委开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十二五”技术标准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国制造 2025》《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都将创新基地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内容。“十二五”期间,科技部、财政部共投入国拨经费超过5亿元,在国际标准以及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重要国家标准研制方面,以及食品和消费品安全领域重要基础标准、重要产品安全限量标准、环保领域能效及限量标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有效提升了中国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同时,国家标准委还开展中国创新贡献奖评选,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示范效应。与此同时,《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手册》也大大提升了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工作的有效性。

“十三五”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科技体制改革和标准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一步强化标准化与科技互动支撑,国家标准委将继续加强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创新发展。

浙江省质监局

建设公共检测平台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质监坚持技术机构“为履行职能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社会安全提供技术保障”的职责定位,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全力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跨越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

为了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浙江省质监局加强政策规划,优化公共检测平台布局和建设,出台了系列加强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文件。在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中,围绕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三强一制造”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级产业培育,以及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求,着力加强重点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近年来,浙江引进和研发了一系列先进检测装备,建成了一批高端实验基地。

平台建设整合集聚了相关部门要素资源,推动质监公共检测平台与科技创新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等共建共享。全省86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质监部门牵头或参与共建的达35个。另有50%的外贸公共检测服务平台、70%的中小企业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由质监技术机构牵头或参与建设。

浙江省质监局在平台建设中突出精准履职,切实发挥支撑保障和公共服务效能。各级质监公共检测平台在认真做好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年均6万多批次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600多万台件的强制计量检定、八大类80多万台套特种设备法定检验任务的同时,开展大量的产业质量分析、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为政府监管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上海市质监局

转变理念创新模式

推动联合创新创业

上海市质监局立足国家战略和科创中心建设需要,以前瞻布局强基础、以深化合作谋发展、以模式革新促“双创”,逐步织就技术基础牢固、支撑产业发展有力、促进创新创业有效的质检科技服务之网。

在编织服务之网过程中,上海市质监局围绕前沿科技和新兴领域布局技术基础建设进行“布点”。一是布局新兴产业国家中心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产品、港口起重机械、智能电网等国家质检中心建设;二是布局质量发展科技研究。聚焦超大尺度、超高电流、超高真空、核电仪表、纳米测量、时间频率等前沿计量技术研究,力求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上海市质监局还着力推进技术机构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技术机构构建产业联盟,以质检科技为抓手,打通从科研创新到产品上市的联合创新创业的链条。该局主动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推动双方与上海电气、上汽气团、上海联影医疗等9家行业龙头企业,在成果转化、技术攻关、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打通从高校基础研究到企业产品上市的科研创新全链条,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最后1公里问题。同时,该局鼓励技术机构组建行业联盟,在相关产品标准化、联合科研以及检验检测等方面为联盟成员提供全面服务。

上海质监系统不仅仅满足于日常的监管支撑,不停留于重复的检验检测服务,通过理念的转变,模式的创新,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互联网+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把质检科技的触角延伸到创新创业的每个环节,在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同时,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新的提升。

甘肃省质监局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甘肃省质监局充分发挥质监部门服务扶贫攻坚的职能作用,把加强地理标志工作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真正发挥了“培育一个产品,做好一个保护,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质监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在地理标志工作中,甘肃省质监局准确定位主攻方向,制定出台了《甘肃省质监局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作为质监部门直接参与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同时,科学制定了推进规划,强化政策激励促进。该局还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纳入对各级质监部门的考核目标,形成了专门的地标工作督查办法。

在努力推进地标工作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采取了系列精准的措施。例如,组织开展了全省贫困地区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了全省贫困地区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库,为加快贫困地区地标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以具有扶贫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优惠农民多的产品为重点,积极筛选、培育和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努力扩大地标产品在贫困地区的覆盖面;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主题,整合地标产品的人文、品牌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每年组织面向贫困地区的地理标志专题培训班。

同时,甘肃省还认真总结复制推广了“互联网+地标”的“陇南模式”。这种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全省农村电商已经增加了366个,新上线推广的地标产品达到17个,参与企业达到58个。

福建省质监局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凸显成果转化实效

近年来,福建省质监局在促进科研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绩显著。3年来,该局下属技术机构实现成果转让收入就达2000多万元,实现产品化推广30多项,实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在推进基地平台建设方面,福建省质监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软件方面,着力于出台配套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队伍建设;硬件方面,则是成立成果转化基地运作的经济实体。福建海峡计量科技开发中心、闽侯科研基地都是着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基础保障。为了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该局坚持将技术机构的科研成果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宣传推广,强化技术机构网站建设,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打开知名度,畅通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宣传渠道,加强成果宣传效果。

在深化成果推广转化中,福建省质监局特别注重推动全方位交流合作,拓宽科技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仅积极支持技术机构与国内先进技术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成果推广转化力度;而且大力支持技术机构参与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闽台地缘近、文缘深、商缘广等独特优势,率先开展闽台科研合作,不断丰富合作项目、提升合作层次并深化成果应用。

黑龙江省质监局

深植计量文化沃土

绽放质检科普之花

为了弘扬优秀的计量文化,黑龙江省质监局建设完成了该省有史以来首座计量专业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收集展(藏)品2000余件,无论展馆定位、内涵还是展品种类、内容都堪居全国计量专业博物馆前列。博物馆被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检科普基地称号。

把深奥的计量知识变成人们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科普常识,使计量从神秘的历史里走到寻常百姓身边,黑龙江省质监局利用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了科普基地体系。为了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普基地管理运营人才队伍,他们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聘请了陈列专家和民俗专家担任顾问,在展品的收集和陈列以及全馆的规划设计上都充分地融入了科普思维,突出科普作用。

为了让科普基地真正发挥宣传计量的作用,该局联合各大媒体加大科普基地的宣传力度,建立起全媒体宣传通道;吸引各界人士参观,形成覆盖全年龄层次全知识层次的科普宣传的受众群体。各界人士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博物馆还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拓展新媒体,营造全天候,不落幕的科普基地。视频短片《度量衡文化》上传至各大商业视频网站,观看人数直线增加;微视频短片《博物馆的奇妙,耶!》还获得2015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

安徽省质监局

借助质检科普基地

大力传播质量文化

安徽省质量重大创新工程——安徽质量文化长廊落成开放,标志着集质量、文化、科普于一体的全国首个综合性质量科普文化基地,正式成为安徽省对外传播质量文化、普及质检知识的重要阵地。“一手抓质量发展、一手抓质量文化”,安徽省质监局积累了丰富经验。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日常消费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等问题愈加关注。安徽省质监局决定整合质检科技资源、质量管理行政资源、检验检测技术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围绕质量文化主题,打造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质量文化科普基地。通过这个平台,集中传播质量文化和质检科普知识,全面展示质监部门认真履职、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质量管理需求和百姓质检科普素质提高的需求。

在基地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质量文化主题,力求做到以文化人、质入人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空间构成和时间表现上都充分诠释了质量文化丰富的内涵。表现形式上立足高标准,突出新科技,充分运用电子触摸屏、3D技术、多媒体、声光电、电子沙盘等新科技手段和现代视觉语言,将质检科普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深度融合。同时,安徽省质监局及时提出打造“互联网+科普”模式,建立了安徽省质量文化长廊网站,搭建质量安全教育科普虚拟平台。在长廊运行模式上,又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打造质检科普标准平台。

实践证明,建设安徽质量科普文化长廊基地对于推动质量强省战略,传播质检科技理念,提升民众质量意识,推动质量社会共治,打造质量品牌升级版,都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

四川省质监局

地标保护创新推进

引领产业集聚发展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地标大省,全省现有地标保护产品241个,国家级地标保护示范区5个,省级地标保护示范区13个,地标专用标志使用企业636家。地标保护已成为四川省富民强县的金钥匙,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四川省政府主导成立了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2011-2020年),要求省质监局牵头示范区建设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四川省质监局又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示范区建设,各市县政府部门也将地标保护和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给予资金的大力支持。

部门联动对于示范区建设非常重要。四川省质监局牵头健全了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检测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的健全规范了产业的发展。此外,还明确了省、市、县、乡、村各级地标保护监管责任,实施“五级联动”巡查制度。在示范区建立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综合巡查执法和案件查处“五位一体”的服务监管体系,确保品质特色。

四川在地标产品保护过程中,特别注重与推动产业的融合,把地标产品保护与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以地标品牌化促传统种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产业化发展。例如,双流冬草莓获得保护特别是进行示范区建设后,价格从5元/公斤提高到100元/公斤,品牌价值提升至12.64亿元。一些保护区抓住示范区建设机遇,建设旅游主题景区、生态示范区,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质监局

加强国家中心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质监系统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

在国家质检中心建设过程中,广东质监系统特别注重协同企业开展研发中试,成为企业打通原始创新到最终产品的创新链条的有力桥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该中心累计与170家企业、科研机构开展255项联合研发,研发产品95台/套,为企业、科研机构节约试验成本7.2亿元,累计为企业发现或解决质量问题40多万个;该中心业务领域覆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各个领域,大多数依托产业园、专业镇、高新区和产业集群所在地建设而成,形成了“平台支撑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提升平台”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创新型经济区域布局的优化;该中心还深入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与国际认证检测机构广泛对接,与境外108个知名认证实验室实现国际互认,累计为省内企业出具国际互认检验检测报告26.7万多份,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1000多项,构建了“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广东制造”走向世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广东国家质检中心大力推进市场技术创新,争抢创新体系话语权,不断提升我省在国内外创新体系和产业变革格局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杨蕾汇总整理)

本版图片均由陈 伟 摄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