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质”在必得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孙明波的供给侧转型观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刷出”了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与过往不同的是,“质量好、品牌好、设计好、高性价比”的日用品替代“马桶盖、电饭煲、奢侈品”等耐用品成为热购的“尖货”。透过这份散发着“浓浓生活味”的海外“爆买清单”,以及快速发展的“海外代购”与“跨境电商”,消费者再次感受到了消费升级时代,中国中低端过剩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捉襟见肘”,凸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转型的良策”,也是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惠民红包”。
面对这种新的需求变化,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提交了《关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孙明波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给侧改革,‘质’在必得。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扩大增加中高端供给的‘加减法’,将保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系统发力,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对路’供给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对路’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才能为可持续健康发展赢得‘出路’。”
供给“对路”就有“出路”
有消费者表示不管红海蓝海,能让消费者淘到宝的就是好海。也有人将2015年称为跨境电商元年,虽然“跨境电商”尚未大面积盈利但依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些商机背后折射的是“消费者需求升级”。“因此供给侧改革虽然‘着力点’在供给端,但‘着眼点’应该在需求端。
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归宿,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源泉和动力。一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全球的角度上,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供给,只要供给‘对路‘就会有‘出路’。”孙明波表示。
如何满足“消费升级”时代的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界代表,孙明波给予“‘质’在必得”的回答,他认为这个“质”的内涵就是满足和引领消费者持续提升且永无止境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双统一、双满足、双提升,各行业要从“科学加艺术、传承加创新”两个方面着手,为消费端制造“惊喜”。企业只要供给“对路”,就会有发展“出路”。
发力“科学加艺术”的中国造
2016年春节,一位消费者在青岛啤酒微信中留言:“喝到了鸿运当头猴年纪念版的青岛啤酒,口感醇厚浓郁,猴年设计元素加上铝瓶质感,喝完有收藏的冲动,必须赞一个!啥时候中国造的产品都能从商品升级为艺术品,那会儿供给侧改革也就已经达成。”
用“科学+艺术”的态度打造“好产品中国造”确是青岛啤酒110多年来赢得全球消费者舌尖选择的原因之一,也是未来持续创造新供给的关键。
孙明波指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在于使用价值,但仅立足于满足基本属性的商品一定过剩。新供给要追求“产品与消费者精神的对话,给消费者带来愉悦感的产品是好产品。而这种愉悦感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颜值”就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整体外在感受,它包括品牌认知、包装设计、销售渠道等;而“气质”则更多的是产品的内在品质及其独特性。
对啤酒行业而言,“供给端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并蒂花开就是在满足和引领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的新需求,也就是转型。啤酒尽管是一个讲究规模化的产业,但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需求就是供给端的转型命题。要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就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激活创新活力,以创新发力‘科学加艺术’的新供给,为美好生活创造更多滋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多新动能。”孙明波代表指出。
“新供给”惠及民生福祉
面对“需求结构加快升级、消费能力持续增长和高质量供给日益迫切”的环境,孙明波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助推中国质量管理进入黄金发展期,这不仅是经济“转型良策”也是“惠民红包”,民众对此充满期待。在“新供给”的转型中,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要齐抓共管,用市场的力量培育优质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市场具有天生的优胜劣汰作用,市场发育越成熟,对质量的配置、选择和促进作用越显著。
孙明波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外部动力来自于市场消费升级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而内部动力则来自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深化变革和创新实践,让消费者从消费升级的红利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提升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支持。
因此,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一是以百姓需求为中心实施“标准化+”战略,让“标准化+”效应贯穿在各行各业,成为产业转型和供给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二是积极推动产品标准提升和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推动产品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快结构调整,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资源向优质产品制造企业流动;三是强化行业龙头企业的主体示范作用,催生标准化的裂变效应,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消费者提供品质高、性价比优的产品;四是全社会营造理性、良好的质量发展环境,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共享质量、形成消费“看价”更要“看质”的良好氛围。
“供给侧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惠及民生福祉创造了新期待。以市场激活、创新发力‘科学+艺术’的新供给,会将改革惠及民生的红利更好地释放,中国经济也将实现更加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孙明波表示。《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