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事故频发恶性竞争 热水器行业发展期待标准规范

2016-02-16 09:42: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事故频发恶性竞争 品牌杂乱质量参差

   热水器行业发展期待标准规范

    □ 李梓琴  本报记者  傅江平

   据深圳市急救中心数据显示,1月18日至26日,深圳120急救系统共接到一氧化碳中毒报警54起,其中死亡4人。1月28日,因一氧化碳中毒又导致5人死亡。

   在这些死伤数据背后,热水器质量问题成为“罪魁祸首”。为此,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大范围的热水器产品检查力度。据了解,1月28日至2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013人,检查热水器市场主体772家,查获了10余台存在质量问题的直排式热水器。该局稽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大对热水器的巡查力度,并与深圳市公安局、住建局以及城管等部门协同管理,发现一家查处一家。

   热水器行业在中国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国内热水器的种类主要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其中,燃气热水器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最长,因其即开即用、占地面积小、价格适中等优势,曾占领国内热水器市场一半左右的份额。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燃气热水器销量由2014年同期的40.02%提升到41.02%。燃气热水器又可分为强排式、平衡式、烟道式、直排式四种。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系数、安装环境等问题,直排式热水器已于2000年5月被禁止生产销售,深圳也在2006年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烟道式热水器。

   快速发展的同时,热水器行业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企业大打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小企业、小作坊趁机抢占低端市场份额,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利用低价营销的策略进行销售。深圳近期发生的多起热水器事故,就是因为商家牺牲产品的质量问题,一味追求利润导致的悲剧。有商家明知直排式与烟道式热水器被禁止生产销售,但仍然任性产销,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一些杂牌企业在实力有限、缺乏专业实验室、自身规模小的状况下,依然偷工减料、虚构热水器能效标识,给优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

   针对热水器行业的状况,国家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来改善行业发展。比如,已发布的《储水式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安装规范》标准和规范就对热水器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热水输出率、内胆抗冲击力、安装规范等有了更高要求,对国内热水器市场环境起到了净化作用,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热水器产品的整体满意度。在热水器能效检测与标识使用方面,国家出台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违反管理办法规定的,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地方质检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由地方质检部门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此项规定对不正当经营热水器产品的商家和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不仅如此,2015年5月15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影响》,以此作为热水器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公司奥维云网对此表示:新国标在燃气式热水器的能效认定上更严格,可提高燃气式热水器的能效水平,保障节能减排政策的顺畅实施。但其同时指出,燃气热水器乃至整个热水器行业在能效标准的执行、监督和能效标识管理方面仍有缺陷。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新国标热水器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但行业标准仍有缺失,比如产品原材料的选择、安装规范方面缺乏标准化管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也指出,深圳市热水器市场可检测到的品牌接近200个,但产品的品质和净化效果缺乏相关标准来界定。

   因此,建立行业标准势在必行。业界人士建议,除了提升行业标准的管理,还应加快推进热水器行业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淘汰没有质量保证的杂牌企业,净化行业环境。此外,鼓励行业领导品牌加大产品的技术开发;推动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加大检查力度,大检查小抽检相结合,对使用不合格热水器的市民或生产销售有质量问题热水器的企业发出整改通知,情节严重的,应加大对生产销售问题热水器商家的处罚力度。同时,在各项规范措施落实后,加大宣传,强化执法。在这方面,深圳市住建局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每到冬季,该局都会利用公共场所内的移动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介进行热水器安全宣传,近年来还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新颖方式宣传热水器安全知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