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质量微言】部分进口食品3宗罪 廉价药去哪儿了

2014-06-19 08:57: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微言

    主持人:林 鸣

    部分进口食品3宗罪

   许多国内消费者喜欢进口食品。看准这一商机,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不履行正常程序,盲目上架各种进口食品,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有人梳理出进口食品的3宗罪:添加违法成分、使用假冒材料、隐匿身份信息。对此,权威部门郑重表示,所有进口食品都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才能够进行合法销售。

    廉价药去哪儿了

   患者和医生都发现,原来售价1.2元1瓶的川贝枇杷糖浆,0.3元1包的干酵母片以及1.3元1支的依托红霉素等物美价廉的老药似乎都消失了。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据了解,廉价药失踪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药没有多少利润。想叫它们重回公众生活,还需政府、药企、医院乃至患者多方合力,杜绝以药养医,让治病救人的药品姓“廉”。

    希望下届不遗憾

   对绝大多数球迷来说,和世界杯亲密接触的方式主要还是电视。不过,他们要面对有的电视机存在的拖尾、漏光、噪点、坏点等毛病,这些瑕疵不仅影响球迷的心情,还容易给眼睛带来严重疲劳。专家解释说,目前的液晶电视普遍存在拖尾等现象,响应时间多在4毫秒以上。这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估计下一届世界杯开赛时,球迷们就不会再有遗憾了。

    开瓶费变身洗杯费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3月余,按说那些被该法关注的市场猫腻应该消停了,可广州多家中高端酒家食肆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仍然存在。当然,商家也是有所忌惮的,明着来被发现总归是不好,就穿上马甲,改头换面接着玩。比如屡遭消费者诟病的“开瓶费”,摇身一变成了“洗杯费”。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若发现类似穿马甲的霸王条款,要认清它们的本来面目,拿起电话直接向有关部门投诉。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