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山东济宁市质监局依靠科技十年磨一剑

2012-09-18 09:19:06 中国质量新闻网

   科研能力提升质监“海拔”

    □  本报记者  史玉成

   回眸近10年的发展之路,山东济宁市质监局局长张西周充满感慨:“这是济宁市质监局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尽管不少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最让他看重的还是该局科研实力的明显提升。

   10年前,济宁市质监局的技术机构虽然较为健全,但是利用行政监督开展检验工作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职工满足于现状,科研对他们来说仿佛有点遥远。那时候在项目和资金上的保障力度也很不够。”但张西周认为,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质监部门的未来发展。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下,济宁市质监局确定了“科技兴检、人才强检”的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从业务收入中提取1%作为科技创新研发和奖励基金,完善了科技项目管理、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科技奖励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等各种管理规定,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也激发了职工投入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张西周告诉记者,目前全市质监系统已取得国家级立项科研项目3个、省级5个,市科技局立项两个,获得各级科研资金80余万元;8个项目通过山东省质监局科研项目鉴定;争取了市财政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鲁南纺织品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申报了2012年国家火炬计划科技服务体系子项目《济宁高新区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服务体系建设》,拟争取科技部专项资金100万元;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5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个;一个科研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个项目获得山东省软科学奖。

   2005年,济宁市质监局抓住历史机遇,使山东省三大质检高地之一的鲁南质检中心落户在济宁。“这也是10年来,我们济宁质监事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张西周说,这是由山东省质监局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规划建设“三大都市圈”的总体部署,为服务于鲁南经济带发展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中心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可以说,这个中心的建成实现了立足济宁、服务周边、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总体建设目标。近年来,依托鲁南质检中心,济宁质监共获准筹建国家级实验室5家,省级质检中心12家。

   近年来,该局与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立足济宁6大优势产业,选取50家企业,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并与3家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有效促进各类科技立项、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突破。该局还与上海天祥检测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鲁南质检中心设立了联合工作办公室,充分利用天祥检测集团的国际影响力,在电子电器、食品、LED、化工等行业共同开拓检验检测、认证等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还与国家食品质检中心、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联合开展检验检测、人才培养。

   此外,技术机构参与实验室比对、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实验室互认等活动也日趋增加。微山局主持制定了《微山湖龙虾》等4个地方标准;市质检所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煤用重型环锤式破碎机》;市信息所参与制定了《软聚氯乙烯压延拉幅薄膜通用技术条件》地方标准。技术机构在外引内联、建设技术服务平台、融入地方科技体系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科研项目立项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