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喀什地区质监局推进林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2012-09-12 08:12: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十年打造的“甜蜜事业”

新疆喀什地区质监局推进林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图为新疆喀什市一大型水果批发市场内摆放的新鲜水果。 刘 新摄

    □ 本报记者  何  可

   9月的喀什,瓜果飘香。虽然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史书上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然而真正让喀什蜚声中外的不仅是历史的荣耀,还有其闻名天下的美味瓜果。

   被元代诗人耶律楚材以“鲜瓜出于当年秋,可度来年又一春”美句相表的伽师瓜;有“冰山玉珠”之美,被誉为“新疆第一杏”的英吉沙色买提杏;富含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及氨基酸的“干果之王”莎车巴旦木等优质瓜果,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些香甜的瓜果相继成为喀什地区的名片。

   而这些名优特产品走出新疆,走出国门,靠的就是地理标志这个护身符。喀什地区质监局副局长张春国说,林果业是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地理标志工作就是保障这一基础产业的关键所在。

   从2003年喀什地区质监局开始申报伽师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以来,喀什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到第10个年头,为发展现代化的瓜果业和带动产品增值、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让伽师瓜轰动一时,但随后的市场中就有很多其他地区的产品也打出伽师瓜的牌子。”看到伽师瓜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优势付之东流,当时担任喀什地区质监局标准化科科长的邓南新十分着急,“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可以通过一种途径保护伽师瓜的产品品牌。”

   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就是邓南新找到的答案,“由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自特定的地域,其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所以能为伽师瓜提供独一无二的保障。”

   为了尽快确立伽师县对于伽师瓜生产品牌的独有使用权,2003年,喀什地区质监局正式启动了伽师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他们先从自然环境、种植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伽师瓜的特色,然后在确保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2006年6月,伽师瓜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库尔勒香梨并列为新疆四大品牌瓜果。据统计,伽师瓜种植面积从取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的约8667公顷提高到1万公顷,年产值由4.7亿元提高到6.2亿元,人均年收入由75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这对于进一步增强伽师瓜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伽师瓜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尝到甜头以后,喀什地区质监局进一步加快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工作。“莎车巴旦木”、“英吉沙色买提杏”、“英吉沙色买提杏干”、“叶城核桃”、“帕米尔冰川矿泉水”、“喀什噶尔石榴”6个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虽然几乎是每年产生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速度,但是与内地一些地区相比,我们还很落后。”在张春国看来,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而这一工作的价值也将随着市场运作和今后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瓜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喀什地区质监局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主要抓手,建立起1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个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领头作用。他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喀什地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和《喀什地区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服务性政策和措施,发布了《莎车巴旦木》等87项喀什地区农业地方标准、52项县级地方标准,标准覆盖了喀什地区85%以上主要特色农产品。

   除此以外,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提高喀什农产品的声誉,喀什地区质监局还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10年年底,以伽师瓜、喀什噶尔红枣、喀什噶尔木亚格杏、喀什噶尔石榴等为试点的首批农产品追溯体系已在主产区建成。

   经过10年的发展,喀什地区质监局已经建立起从农业标准化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一整套保障名优产品品牌与质量的完善体系。喀什瓜果的“甜蜜事业”也在国内外市场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