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石家庄市质监局邀请市民走进食品企业生产一线

2012-07-27 07:35:58 中国质量新闻网

石家庄市质监局邀请市民走进食品企业生产一线

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 (焦 强 记者王越)如今,食品安全已成为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热点,而食品生产车间、制作现场,这些食品上市前的加工场所,向来是消费者难以接触的地方。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安心,石家庄市质监局邀请市民走进生产企业,零距离见证食品“诞生”全过程,了解食品生产的质量安全,让大家感受“舌尖上的安全”。

   在米莎贝尔产业园区,石家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和行风监督员一行40余人观摩了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我们面包上的每一粒芝麻都能找到原产地,能够查询到芝麻收自于哪个产地、哪家农户。”该公司副总经理何谓然介绍说,公司从签订协议、进货、产品入库、出库都有严格的控制机制,每个环节都备案记录可查询。

   “你们的食品从生产车间出来后,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呢?”消费者代表高瑞秋提出了疑问。对此何谓然解释说,预包装本身就是避免出现二次污染,运输车上也都设置了专门的通风口。此外,出入食品生产加工车间须经过严密的5道关卡,洗手——烘干手——喷酒精——鞋底消毒——进风淋室全身灭菌,“就连洗手间也都设置在园区的东南角,距离生产车间有50米远的距离,工人每次出入一道关卡都不能少”。

   “你们怎样处理过期的产品呢?”一位行风监督员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运输车收回运至园区,首先要进行破袋,如此就可以避免动机不良商家进行再次出售;食品再经碾碎后,转卖给养猪厂做饲料用”。

   “如果能品尝到从车间里刚出炉的面包就好了!”在品尝企业提供的糕点时,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愿望。“实际上,并非所有食品都是越新鲜就越好。除了卫生不好监管外,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面包制作完成后,其中包含的营养元素要经过15至20个小时后才最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何谓然为大家现场讲解起食品营养知识。

   石家庄市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曹庆芳一边参观,一边消除大家对食品添加剂不必要的担心。“其实啊,大部分的食品企业都是规范生产的,违规生产的企业是少数。咱们老百姓要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只要科学使用,对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

   参观过程中,该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还介绍了从原料入园到成品出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消费者代表查看了原料采购、生产、检验、关键控制点等记录,感受到了质监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的努力。大家都表示,这种零距离的参观交流很有意义,“放心多了,也明白多了”。《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