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徕卡:逆势拍摄

2014-09-18 15:26: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王亚宏
  徕卡相机CEO 阿尔弗雷德·绍普夫(Alfred Schopf)

  在目前面临产业颠覆的情况下,老牌相机制造商徕卡依然是“幸运的幸存者”,它是如何做到的?

  用手机给徕卡相机CEO阿尔弗雷德·绍普夫(AlfredSchopf)拍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酒店大堂里的光线不足,而且水滴镜头那端的德国徕卡相机首席执行官,本身就把智能手机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敌人”。“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亿部,而相机的出货量只有8000万,已经连续3年下降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手机照相。”这位德国人有些无奈地说。

  老牌相机制造商徕卡,在过去1个多世纪中经历过诸多挑战,比如经济危机、世界大战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在目前面临产业颠覆的情况下,徕卡依然是“幸运的幸存者”。绍普夫说,“这几年相机市场以20%~30%的速度在萎缩,不过我们去年却增长了5%,如果将汇率变动因素也考虑进来,那我们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

  “执拗”基因

  绍普夫将徕卡逆势增长归咎于相机的基因。确实,徕卡相机就像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从上到下充满了执拗的精神。作为业界传奇,徕卡讲究的制作工艺、严谨的生产流程自不必说,不妥协的设计和使用习惯也铸就了自由的特色。面对数码时代纷繁芜杂的挑战,徕卡的应对是保持自己极简主义的风格。

  “我们将恪守自己的价值:保持光学精密、小机身以及即使增加新功能也要保证相机简单易用。”绍普夫说。

  “智能手机将取代低端的数码相机,这是毫无疑问的趋势,不过在高端领域智能手机还没多大影响。”他说,“智能手机只能拍出入门级的照片,如果想拍得更好,就要求助于专业的相机。”

  在绍普夫看来,智能手机有助于培养庞大的潜在客户群,徕卡要做的是挖掘这个群体的需求。“我们要努力让人们了解智能手机照片的局限性,以及他们如何能提高照片的质量。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只用手机拍照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不仅能和手机用户一起成长,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改进拍摄。”他说。

  改进照片质量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再买一个相机,绍普夫认为有这样需求的摄影者不是少数,“虽然不是每个拉小提琴的人都会有一把瓜纳里琴,但如果成了首席小提琴手,那就会有这个需求。拍照也是一样,到一定时候人们自然就需要徕卡。”

  虽然绍普夫把徕卡比喻成乐器中的名琴,但他依然认为徕卡并不是一个阳春白雪的小众品牌,他力图为相机打造出亲切和充满活力的形象,为此他很重视年轻客户群体的拓展。

  “不久前有一个13岁的美国小姑娘给我们写信,她迷上了徕卡,而且拍了很多不错的照片。当她父亲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时,她回答说是再要一台徕卡相机。”绍普夫说。当然,绍普夫口中的这个小姑娘除了拥有摄影的天赋外,显然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父亲,能够为女儿添置徕卡这样昂贵的“玩具”。相比草根版的手机拍照,身为黑天鹅的徕卡却并不愿飞入寻常百姓家,绍普夫偏爱的M240相机售价高达6800欧元,这足以买下10部苹果手机。

  效率“牺牲”

  即使价格有异,但从徕卡那里还是能看到不少和苹果相似的市场策略,比如高定价和饥饿销售。“我们在镜头方面有所欠缺,不能生产出足够的镜头满足需求。”绍普夫说。

  绍普夫经常听到用户对徕卡高价和总是缺货的抱怨,但他绝对不会冒压低成本而牺牲徕卡品质的风险。徕卡可以一直为质量而牺牲效率。“我们已经在尽其所能提高精准性,比如做一个定焦的镜头我们需要40道工序,如果把工序简化到35道的话生产速度就能大幅提升,但这样质量就会减低。而徕卡一直坚持的是物有所值。”

  当然,在这样严格的工序下,一只镜头要在徕卡的工厂里转一个星期才能被封包,这是在工业时代不同寻常的慢速与耐心。它在铸就了高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高价格。作为对市场的妥协,徕卡也将一些低端型号的相机放到日本去代工生产,这种成本低而又快得多的做法保证了徕卡的市场份额。

  尽管如此,徕卡仍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金字塔顶端的形象,和所有高端品牌一样,虽然徕卡没有在红色的标签下贴一张“屌丝勿近”的警示语。绍普夫说,徕卡不愿将任何潜在的客户拒之门外,但仍然利用价格来选择自己的客户群。

  好在这个有70亿人口的星球上并不缺少有实力的相机发烧友。在徕卡的统计中,目前美国是徕卡的第一大市场,中国排名第二。“中国正在赶上来,有趣的是近两年这两个市场保持着几乎相同的增长速度”,绍普夫说,“当然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中国有不少很有才华的摄影师。”

  为了深挖中国市场的强大购买力,徕卡计划在中国继续开展示店,但在选址方面绍普夫曾一度有些踌躇。“上海是中国的商业中心,而北京是文化中心,而对于相机来说,即是商业又是文化,因此我们难以取舍。不过,我们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开一家旗舰店,现在已经到了接近签订合同的阶段,同时开两家店虽然意味着投资倍增,但为了高增长市场,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绍普夫说。

  《中国品牌》2014年9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