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转型升级中国经济

2014-04-24 16:55: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刊特约撰稿人 文捷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没人能否认,近30多年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当然,同样无法否认,在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大背景下,为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前沿,已成为决策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事项。

  中国经济“升级版”并非“山寨版”、“模仿版”,而是需要在核心竞争力上迈出新步伐。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毫无疑问,许多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已经在逐步丧失甚至已消失。比如在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下,我们不能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在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退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竞争。要找到真正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后劲。

  制造之殇 创新转型

  当下,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创新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中国制造”是变身“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还是顶着“全球最大代工厂”的名号,继续为他人做嫁衣?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一些传统行业来说,不变革就是等死。

  事实证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制造业不再大出大进,原本依靠外部市场的状况遭遇挑战。目前的经济复苏不是原有的复苏,而是结构变化引发的经济再复苏,中国制造业往往通过量的扩张来获得效率增长,然而眼下再继续进行数量上的扩张,难度较大。

  因此,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进行价值链升值,将加工组装数量调低,更多地进行开发设计、品牌升级,苦练内功。如果中国能明显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品质,提升结构层次,单位产品的增加值就可以扩大数倍。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趋势逐步抬头,实体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成本、资金等因素外,我们面临的压力有3个方面:一是项目重复建设、扎堆上马;二是需求萎缩、市场低迷;三是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30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度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企业变革 顺势而为

  人口红利的代名词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理论基础是假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存在障碍,考虑到已有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人口素质的因素,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只有利于附加值较低的世界工厂。当前中国社会正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同时,由于中西部的快速发展,导致沿海等很多省市的劳动力资源供应不上,这给企业招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企业在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帮助企业有效克服过分依靠劳动力的发展弊端,同时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对资源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此外,从国内环境来看,企业可能面临市场、成本与价格、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等多方面的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重点研究课题表明,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开始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的转换期,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向年均9%或更低些过渡,“十三五”时期将可能降为7%左右。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看,今年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具体表现在:一是能源、资源及其大宗商品高位震荡,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劳动力长期的低工资水平和人口红利减弱导致劳动力成本补偿性上升,用地紧张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导致土地成本高企;三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和融资难、融资成本提高,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更趋紧张;四是我国经济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部分产能过剩、企业亏损风险加剧。

  因此,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正处于加速扩展时期,蕴藏在民间的巨大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此时此刻,推动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升级恰逢其时。

  事实表明,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企业比任何时候都亟须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每一次重大危机在对现行经济体制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又无不孕育着新的体制、机制变革和新的技术革命,也预示着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变化。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着力点。中国要想立足于世界,光靠做世界工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新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必须要有一大批具备创新精神、热情和责任的企业家。广大企业家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依靠创新,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品牌》2014年4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