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李祝义
已经完成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的亿赛通,已经不在满足于多年数据安全市场领先品牌的成绩。亿赛通CEO阮晓迅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不能只满足于国内领先的成绩,而是以赛门铁克等国际性公司为目标,在中国国情的引导下打造全面、完整解决方案的品牌化企业。
数据显示,当今的中国数据安全市场活跃着近300余家文档加密软件企业,巨大的市场蛋糕催生了众多大小商家。问题是,虽然中国2010年数据安全市场产品销售可达10亿元以上,但即使是国内一线数据安全厂商的销售额,也只有数千万元。低水平下的繁荣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品牌的管理和建设上依然处于相对无序的水平。
赛迪咨询分析师迟聪表示:现在的内网安全市场比拼的是技术和服务,未来的内网安全市场,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或许就是品牌。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辨别自己的数据安全合作伙伴是否适合?在阮晓迅看来,除了沟通、交流和比较,最可靠的就是举一反三,看一看行业其他企业是怎么做的。这也就要求数据安全厂商不但要做技术,更要做品牌,做口碑。技术过硬,口碑和品牌更要过硬。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内网安全企业一向以来重视对于技术的投入和市场应用方面的推动,在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推广方面与国际软件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呼唤品牌化和规模化的企业进行行业整合,形成企业航母,全面带动行业整体水平。
而资本无疑在其中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阮晓迅表示,早期国内内网安全企业一直有融资不畅的苦恼,靠自身滚动发展,在管理的升级、人才的引进等等方面都饱受制约。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也在向数据安全企业频频招手。阮晓迅认为,资本市场与内网安全企业的结合将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规模效应凸显。通过与资本的结合,数据安全市场将会出现多家具备相当规模效应的成熟企业,以及可以满足大规模推广需求的数据安全产品,市场份额开始相对集中,数据安全产品品牌化开始建立,国内企业将逐步弥补与国际巨头竞争中的短板。
第二,进一步细分市场。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对数据安全的需求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及高低端市场出现细分,在相应领域将涌现出优势企业,瓜分市场份额。在细分市场的条件下,市场渠道、服务体系的提升成为必然,用户对内网安全产品开始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选择。
第三,研发能力提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大和能力的提升,人才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企业有能力做更多的人才储备。数据安全概念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数据安全产品和传统安全产品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数据安全领域涉及的范围将更加广泛,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种元素,其考虑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大于传统的网络安全。
阮晓迅透露,亿赛通已经开始积极筹备上市事宜,计划2〜3年内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在阮晓迅看来,争取到资本的青睐,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充足的资金来源,更能提供良好的品牌价值,这也将决定着在未来的竞争中就能拥有更多的筹码。
《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