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一路征程一路歌执著发展写春秋

2011-03-08 14:29: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路征程一路歌执著发展写春秋

   ——记匹克集团国际化进程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中国经济越来越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际化浪潮风起云涌,中国企业不再偏安一隅,在这条鲜花与荆棘并存、机会与陷阱同在的道路上,有志向的中国企业义无反顾,中国企业的形象也不再是长衫马褂,从中国公民到世界公民,中国企业在适应新规则,寻找新定位……

   中国企业逐渐实现国际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进一步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以企业家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审慎地考量自身,只有勇气与眼光同在,信心与实力并存,才是迈向成功的基础。2010年12月25日,美国洛杉矶的圣诞之夜多出了一抹中国红,这一天,匹克美国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继与十几位NBA球星签约后,再次令匹克声名鹊起的辉煌时刻。“到海外市场去”,这已经不再是中国企业家挂在嘴边的时髦话语,而是匹克公司正在脚踏实地实践着的发展战略……

   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向世界开放的第5年,这一年百度、联想等大型企业纷纷兼并或收购国际企业,使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行列;这一年大量国外品牌占据中国半壁市场,部分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这一年,中国鞋都的同质化竞争到了混战的地步。国际知名的企业决策顾问弗兰克·里克特曾表示,在国际化新的竞争环境中,要胜出的关键,无疑是国际化战略。因此,这一年匹克以过人的胆略先同行之列启动国际战略,不仅成为国际两大篮球赛事NBA和FIBA的赞助商,而且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并成立研发团队……当然在这些辉煌的背后,彰显着匹克人敢为人先的勇气,更是匹克人先品牌国际化,再资本、研发、人才国际化的智慧与谋略……

   然而,回首5年前的那些岁月,匹克曾以每双18美元的价格参加美国展会,却惨遭失败;曾欲签约NBA球星而遭美国使馆质疑;曾在行业几近混战的同质化竞争中迷茫不前。然而,5年后的今天,匹克品牌的代理价已飙升至60~80美元;不仅顺利赞助了NBA,还一举囊括了NBA十几位球星;如今其不仅在国内有7000多家门店,市场版图更扩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5年的飞跃蕴藏着匹克5年的运筹帷幄,2005年,匹克国际战略启动,于是腾飞由此开始……

    品牌国际化——打响品牌扩疆场

   也许有人会疑惑,NBA赛场一直是众多国际大企力争之地,凭什么NBA会与一家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企签约呢?确实以2005年时匹克的品牌实力来讲,要吸引NBA着实不易。“与NBA谈了整整一年多,我见了他们七八个副总裁。”说起与NBA的合作,总裁许志华感慨良多。碰到钉子后,许志华认为“一定要先让NBA知道我们”,于是他以“先品牌,后市场”的战略,把匹克的LOGO打到NBA的赛场上,然后,通过国内媒体的广告攻势,使NBA驻中国办事处逐渐了解匹克。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后,匹克“让他们每一个都了解我们的追求和梦想,我们得到了这份信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NBA火箭队球星肖恩·巴蒂尔激情加盟匹克;2007年10月,匹克以非凡实力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2008年,匹克一口气签下了贾森·基德、罗恩·阿泰斯特、迪肯贝·穆托姆博、达内尔·杰克逊等6位NBA著名球星,成为奥运之年体育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然而,当全球的运动员都在同场竞技争夺最高荣耀时,匹克的成绩也绝不只是这样。2008年,借着美国NBA的胜利之势,匹克将赛场打向了伊拉克,为刚刚从战火中走来的伊拉克奥运代表团提供所有运动装备,这一决策无疑是高明的。许志华曾对此表示说,“伊拉克国家队在国内环境这么恶劣和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参加2008奥运会,这与匹克‘I CAN PLAY’的精神如出一辙”。此后,匹克开始了其开辟西亚疆场的计划。2010年,匹克联手伊拉克、黎巴嫩、塔吉克斯坦、巴勒斯坦国奥代表团以及伊朗国家篮协、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足协出征广州亚运会,为其提供运动装备,并为伊拉克国奥代表团特别设计了专属队服。

   由此,从西方的NBA到东方的中东国家代表团及FIBA国际篮联,他们的每一次亮相都将着匹克的铠甲,为自身打比赛的同时,也为匹克品牌打下了一处疆域。

    资本国际化——发展主业助市场

   “借助NBA我们已初步实现品牌国际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资本国际化。”2008年当已有7位NBA球星加盟匹克时,匹克品牌国际化效应开始显现后,随即2009年,当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时,匹克便展开了其国际战略的第二步。这一年红杉中国与联想投资两家金融投资机构向匹克提供了约4000万美金的融资;这一年,匹克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近两年,匹克进入了资本国际化新的战略时期。“除了受到公司优异的盈利能力、快速成长性等方面的吸引外,所看重的就是匹克多年来坚持的战略思想,以及今后发展远景。”红杉中国资本基金创始人沈南鹏对这次的逆势投资这样解释道。而总裁许志华则信心满满地说:“匹克的逆市融资证实了资本市场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差异化营销理念的信心与认同。”

   然而,上市只是动作,上市后公司在国际化演进及经营方面的作用,才是公司高层的着眼点。匹克创始人兼董事长许景南认为:“上市有一个改变,就是说我们原来是家族公司,现在变成了公众公司,经营方面可能就要有更高的透明度、计划性,这些都需要更大的一个提升,特别是在计划方面。”而已然接过公司接力棒的许家长子许志华则将这个计划筹划开来,“此次上市帮助匹克获得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也标志着匹克初步完成了资本国际化,将会力推公司后面的人才国际化和研发国际化。”

   对于公司上市后所募资金,外界曾一度认为主要是用于广告及营销,然而,许志华却坦言:“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讲,品牌与渠道往往是发展的短板,通过投入,巩固品牌影响力、拓展渠道,其目的正是为促进公司产品的销售,因此,这部分投入也是用于支持主业的发展。其次,公司募资的近20%是用于产品研发与扩大生产的。”清晰的战略及精准的战略着眼点,使匹克在上市一年后,订货会订单金额及同店销售增长都保持可喜的成绩。

    研发国际化——专业品牌纳人才

   “要先让NBA知道我们,最终以专业性打动他们。”这是许志华在签约NBA碰壁时,曾说过的话。如今5年过去,陆续打动十几名NBA球星的是否是匹克的专业性呢?也许,国家篮球博物馆能给消费者一个答案,因为这里陈列着匹克自主研发的“PKrocket三级缓震技术”的巴蒂尔系列篮球鞋。其实早在签约NBA之时,匹克就确立了国际化与专业化并举的独特发展路线,公司投入到研发上的经费也在逐年扩大。

   在匹克北京创意研发中心,有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设计团队,然而他们却设计研发着匹克绝大多数的明星战靴。其中被国家篮球博物馆收藏的“PKrocket三级缓震技术”,就是中心人员运用火箭三级助推原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而令董事长许景南得意的最新一代球鞋单只重量只有310克,比NBA一线球星科比的第五代战靴还轻了60克。

   然而,已把研发国际化作为国际战略的下一步棋的匹克,却“需要更快的研发,更高的起点。”许志华强调说,“在产品研发这方面,美国本土已经形成了实力非常雄厚的产业链,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新材料、仪器设备等。”因此,到美国设立研发中心,不仅可以让匹克更贴近国际市场,也可以让匹克的产品,真正跟进世界最新科技和潮流,使产品本身国际化。于是,2010年上半年,匹克美国研发中心正式落成,“未来在意大利、韩国还要建立这样的研发团队,进行全球布局。”许志华对国际化的每一阶段及每一步都了然于胸。

    人才国际化——企业文化为根本

   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这不仅有利于匹克跟进世界前沿技术与潮流,更有利于匹克网罗国际型人才。德国西门子的成功证明每一个企业要从容应对国际化,首要便是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深耕国际化战略的匹克,当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全球化分工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吸引对全球市场熟悉的人才加入到这里。”总裁许志华说。而对于国际化人才及其引进许总也有自己一套的见解,“国际化人才要具备语言、知识、文化、视野和责任五方面,同时又要本土化。”而“你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流程对外界人才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许总认为。通过挖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你一时的需求,如果不从企业文化去吸引人才的话,人才计划将是空谈。

   为此,当美国子公司成立时,匹克就给了它另一使命,即网罗人才。同时,引入ERP管理系统,实施企业价值链管理,并倡导办公OA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无纸化办公。此外,匹克还不断与全球的猎头公司联系,并通过其自身的一些资源进行招聘,吸引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公司已拥有意大利和欧洲的销售总监,且有作为财务总监的香港人加入。“未来也许我们的研发总监是美国人,也许我们的制造总监是德国人,要让更多专业人才加入,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这是我们的长期规划。”许志华总裁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

   先品牌国际化再资本、研发、人才国际化,最终实现市场国际化,是匹克国际化战略的全部部署,当品牌、资本、研发和人才均已分步实施并初见成效时,市场国际化也就自然显现了。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匹克已拥有了34家篮球主题店,在海外许多国家也开设了专卖店,并且,早在2008年底,便已逐步完成亚洲、欧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等主要市场的网络铺设。匹克也终于从一双18美元而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中解脱出来,在美国,如今一双匹克鞋已零售至80美元左右。

   5年时间,匹克鞋价格翻了5番;5年时间,匹克总资产翻了不止十番;然而,5年来,匹克做了不止5项的部署。从品牌到资本,从研发到人才,匹克以阶段化、细分化的战略部署,使匹克红色山峰的标志矗立于全球四大洲市场,闪耀于全球无数运动爱好者和匹克信赖者身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