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质监局一全国首破化肥案例被国家质检总局作为全国执法打假大比武试题
作为国家质检总局今年“质量提升”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大比武活动复赛第三环节比赛于11月9日在北京市举行。据悉,其中的化肥模拟违法场景比赛题为今年5月漳州市质监局在全国首先破获的复混肥料冒充复合肥料案例题。该题主要考察执法人员现场处置违法行为和对苗头性、潜在性问题进行处置,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办案能力。
漳州市政府有力推动名牌培育工作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品牌带动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狠抓名牌培育工作:一是成立全市品牌工作领导小组,为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二是把名牌培育工作纳入《漳州市工业发展考核办法》,提高各县(市、区)政府培育名牌产品的积极性;三是出台《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对名牌产品的奖励办法,激发企业创建名牌的主动性。据统计,2010年漳州市各级财政拨出286万元奖励名牌企业,几年来发放名牌奖励金额高达819万元。
漳州市质监系统“六个一”创新服务职能
为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和漳州市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打好“五大战役”。漳州市质监系统迅速行动,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建立“六个一”的服务机制(即:一个实施意见、一个现场指挥部、一条绿色通道、一个项目分解表、一项督察制度、一套奖惩措施)主动为“五大战役”提供“零距离、全方位、贴心式”服务。
漳州市质监局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近期,漳州市质监局积极贯彻《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企业上市的意见》文件精神,为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一是缩短办理审批事项时限,缩短办理时限;二是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帮助企业做好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整改与规范;三是加强计量工作指导,开展能源公证计量、数据核查等服务。
漳州市质监局抓好“质量兴园” 服务“五大战役”
漳州市质监局紧扣“服务提升年”主题,认真开展“质量兴园”工作,制定了《漳州市质监局服务“五大战役”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6项质监技术服务措施和7个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办法,从项目论证、质量分析、标准制(修)订等方面进行零距离、全方位的帮扶,全力支持新投产企业建设,形成了“质监提升服务,园区提升管理,企业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与工作机制。
漳州市63项产品喜获2010年福建名牌称号
按照福建名牌产品评审程序,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2010年福建名牌产品名单,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福+TIANFU”牌铁观音茶等63项产品榜上有名,名牌产品涵盖了漳州市食品、电子、汽车、石英钟等重要产业。漳州市福建名牌产品总数已达179个,首次超过厦门,仅次于泉州、福州,位居福建省第三。
漳州市质监局全力服务海峡农博会、花博会
为确保11月18日〜22日“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二届花博会暨首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会场景区特种设备安全,连日来,漳州市质监局组织成立博览会特安服务组,深入东南花都漳州花博园、市内各大宾馆、酒店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服务工作,为景区专用机动车辆、宾馆酒店电梯进行免费“体检”,以确保会展期间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漳州市质监局率先建立《投诉举报受理管理制度》
为避免案源多头受理,案件登记不规范、不反馈、人情案等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日前,漳州市质监局《投诉举报受理管理制度》正式编入该局制度汇编。据悉,这是福建省质监系统规范权力运行首先建立的投诉举报管理制度与受理操作流程。
漳州市质监系统检测工作整顿活动成效显著
近日,漳州市质监局按照省局检测工作整顿活动验收方案的要求,采取“听汇报、查资料、提问题、看现场”的方式对所辖县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显示,漳州市质监系统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已按计划完成省局和市局的各项部署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实现既定目标。
漳州市质监局着力开展汽车衡专项整治
为了维护公平交易和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漳州市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汽车衡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45人次,检查汽车衡销售企业3家,使用单位509家,汽车衡745台。有效维护了汽车衡市场的计量秩序,保证了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为社会计量诚信体系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漳州市质监局“双打”行动全面展开
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福建省政府、福建省质监局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会议后,漳州市质监系统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双打”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在全系统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活动,形成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系统性、区域性制售假劣产品现象的发生。
漳州市4个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高分通过验收
近日,漳州市3个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平均92以上的高分通过由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等单位组成的验收组的考核。此前,国家级白芽奇兰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已于6月份高分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组审查验收。据统计,4个国家级示范区示范面积3270公顷,3年累计增加产量6148.5吨,增加产值1.25亿元,并且建立了一批种、养殖的技术规范。
漳州市质监局服务“三农”有创意
一是组织10个县级局先后深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举办农资打假下乡、家电下乡质量行现场咨询活动13场次,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二是聆听和反映社情民意,形成专题调研材料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服务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进行“农资品牌与农户”活动的专题系列报道。
漳州市质监局排除质检“执法软阻力”有技巧
针对抽样过程中遭遇“执法软阻力”次数的增加现象,漳州市质监局采取3项措施巧妙排除“执法软阻力”。一是“当场(现场)”依据标准公正随机抽取样品;二是“双方”严格核实抽样基数产品价格;三是建立县局、市局与质检机构“三方”相互制约受检样品与检验数据机制。有效维护了政府质监部门“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形象。
漳州市质监系统多措并举力保供亚食品安全
为迎接第十六届亚运会,漳州市质监系统高度重视、认真履职,采取多项举措加强供亚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召开定点供亚及供亚赛区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会,要求供亚食品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实行重点监管,督促每家企业按要求做好自查工作,确保供亚食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