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泉州隆重举行
本刊记者 刘文镇 特约记者 陈霞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台盟中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台湾成功大学、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文物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等为支持单位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于2010年2月7日至3月1日在泉州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文化节专门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全国侨联主席林军,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副会长王富卿、张铭清等与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嘉宾与热情的泉州东道主共5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内容精彩主题突出
首届闽南文化节共有15项活动,紧紧围绕“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这一主题,从文艺晚会、研讨、展演会唱、联谊、比赛、旅游、展示等多个层面,集中展现闽南戏剧文化、武术文化、旅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石文化、民俗文化及南音艺术等闽南文化的精粹。汇集世界各地泉籍乡亲、泉商代表和青年代表,广交朋友、联络乡亲,增进乡谊、增强乡情,推动闽南文化传承弘扬,发挥闽南文化核心区的优势,打造舆论强势,扩大泉州城市的影响力,建设海西文化旅游名城。
参与广泛意义非凡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祖”、“同缘”、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和桥梁、纽带。来自7个国家3个地区的18个海外南音社团、台湾歌仔戏剧团、海外戏剧专家等556人,参加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和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11个国家3个地区及国内472名武术界人士参加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24个国家和地区1156名泉籍乡亲代表、青年代表和泉商代表参加恳亲系列活动;36名大陆、港台专家学者参加闽南文化论坛;4个国家3个地区的55名专家学者参加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6个国际友城派出代表团参加文化节活动。
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在泉州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凝聚海内外泉州人的力量,促进闽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泉州现代化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